神父晚年除从事宗教交谈与推行教会本地化工作外,花时间、精力最多最大的莫过于对神操、圣衣会神修、东方神修、圣女小德兰的“神婴小道”的深入研究和不遗余力地宣扬推广了。
米勒也学会配合隐修的生活方式,例如她们要把手放在会衣下,有需要时才拿出来。珍妮特说:“当我们第一次探望她,她不断挥手,就如她经常做的。”一位修女指示她不要挥手,米勒尽力遵守。
《肋未纪》第7章问答一、赎过祭的规定问1:什么是赎过祭?答:赎过祭是为补赎对他人造成的过犯所献的祭,属至圣之祭,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好及对上主的赔偿。问2:赎过祭的牲畜如何处理?
问3:司祭在赎罪祭中做什么?答:司祭会按规定献祭,将祭品的血洒在祭坛上,或将细面的一部分焚烧,作为“记念”奉献给上主。司祭的职责是代替百姓在天主面前行赎罪礼,使罪人获得赦免(5:6,10,13)。
教宗给与他同住的人洗脚后,便与穷人共进晚餐;如此,才流露出感恩祭的意义:耶稣愿与穷人及边缘人士共餐,并愿意我们在这些人身上认出他。应注意感恩祭与「洗脚」的联系。
在祝圣典礼中,母亲给我穿上祭衣的那一刻,我们相拥而泣,流出了喜悦和感恩的泪。这次是母亲生平第一次出远门,也是最后一次。
不过冥冥之中,在我一夜难眠的煎熬中竟也悄悄陪伴了老人家的离世……这两三天在为刘主教举祭的同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刘主教生前,我曾在他身边生活过,因此,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这位慈父严师。
《肋未纪》第1章问答全燔祭的礼仪1.问:什么是“全燔祭”?答:全燔祭是一种完全焚烧的献祭,将整只祭牲烧在祭坛上,象征奉献给天主的完全顺服与敬拜,并为人赎罪,使人蒙天主悦纳。
《肋未纪》第3章问答和平祭1.问:什么是和平祭?答:和平祭是一种自愿献上的感恩祭,用以表达对天主的感恩、还愿或亲近。它象征人与天主、人与人之间和好的关系,是一种“共融之祭”。
在那动乱的年代她没能穿上会衣和普通妇女一样,但她的言行却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她利用在修院学会的针灸治疗小儿杂症,在她的后半生中用她爱主爱人的热火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每一个需要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