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对不熟悉以色列风土人情的我们来讲,是难以理解的,如若我们拿出一幅以色列的地图来看,就能领悟其中的“奥妙”。约旦河由北向南流经加黎利海,最后流入死海。
比方,旧约常常称呼以色列人为“雅各伯”;称呼北国为“厄弗辣”;称南国为“犹大”。反语法,保禄常常以讽刺的口气对格林多教会信友说话,如果我们不注意,还以为保禄所讲就是现实的情况。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以色列的天主—教宗评述说—即是万民的惟一真主。尽管说外帮人并没有进入启示的领域,但他们还是能够在信仰的庭院中向惟一的天主奉献祈祷。
他建立了一座祭坛,称之为:“大能者以色列的天主”,表达对天主护佑的感恩与敬拜。灵修小结:天主预备和解:雅各伯的祈祷与厄撒乌的宽恕,都源于天主的恩宠,祂能软化人心。
教宗强调生命的宝贵,鼓励恢复希望,吁请为和平祈祷,尤其念及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也门、南高加索地区、西巴尔干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南苏丹、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非洲大湖地区,
答:梅瑟召集了亚郎、他的儿子们,以及以色列的长老。他们是来参与并见证亚郎第一次正式主持祭献,象征整个民族与上主建立圣洁关系。3亚郎为自己奉献了哪些祭品?各代表什么?
答:本章讲述的是上主藉梅瑟和亚郎颁布的“洁与不洁的动物”的法律,用以指导以色列子民在饮食和宗教生活中,分辨哪些动物可吃、哪些不可吃,从而维持身心与礼仪上的圣洁。
传统上,「盟约」被视为以色列民族的特权,但此处天主亲口说:凡皈依祂的外邦人,只要敬畏祂、守安息日、忠于盟约,也被接纳。这标志着信仰的扩展:天主的救恩超越民族界限,外邦人也能成为天主的子民。
「那时候,人民在路上不耐烦了,就抱怨天主和梅瑟说:」背景:以色列民正走在旷野的道路上,准备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这段旅程并不顺利,他们绕过厄东地,路途艰难,炎热的旷野让他们逐渐失去耐心。
其实我已有了自己的打算,这一天晚饭后,我对儿子说:以色列子民对初熟之物是十分重视的,都很欢欣地献给天主。我拿起圣经,翻到《出谷纪》23章19节:你田中最上等的初熟之果,应献到上主你天主的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