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智慧是圣神七恩中的第一项,智慧的恩宠就是用天主的眼光看待万物;用天主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形势、状况和问题。这就是智慧。
正如他在该文中所说的:神父是属于天主的人,是基督第二或另一个基督,是以基督元首的身份行事的人,哪敢心心念念,追求世俗的奢华和虚荣?
记得曾有这样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两辆马车同时陷入泥坑,前一辆车的车夫立刻跪在地上祈求天主助佑,而后一辆车的车夫却急忙拿起铁锨铲除车轮前的泥泞,再将远处的干土扔向坑中。
自然他们心知肚明,照旧约法律,这个妇人应用石头打死;但罗马人已经把犹太人的这个权利拿走了,按照罗马的国法,犹太人不可以按照他们的法律处死任何人。
他的考量当然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并且事实也正是依照他的“逻辑”而成就的:他开始下沉。其实,伯多禄的经验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自己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圣经是由人在圣神的感动下所著,同样的,圣像的绘制如果缺少与圣神的合作,那么这圣像也就失去了属天的价值,只是人手中的作品而已。因此,在教会的传统中敬绘圣像画又称写圣像画。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随着教友又进了教堂,其时弥撒进行至圣道礼仪,神父正讲“荡子回头”的道理。这使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和刚去世的儿子,因此大为感动,涕泣不止。
当我们的双脚踏上这条蜿蜒的石板路,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沿着曲折的古道徐徐前行,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四百多年前,利玛窦神父肩负着传播信仰与知识的神圣使命,从这里踏上中原土地。
从后来考古发现的秦国三件重要的祭祀青铜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春秋时期秦王祭祀的最高对象,就是商朝祭祀的最高神上帝,也是周天子祭祀的最高神上天、上帝。周王朝的统治是政教合一的体制。
四旬期内,教会特别要求信友皈依、祈祷、克苦、补赎,以能与耶稣一起复活,显然地,四旬期不再有欢庆喜乐的氛围。无论从圣堂的装饰,抑或礼仪歌曲的安排,神父的祭服颜色,基本上就能断定礼仪年所处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