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是在榆次教堂相识的。今年我们榆次本堂牛效平神父推荐我们来老人院过年,体验生活和圣召。老人院有位回民张树增爷爷,他喜欢喝茶。我每天就陪张爷爷喝茶,先洗茶杯,然后倒茶叶,倒开水,再帮张爷爷拿出花生。
我们将有机会在世界各地的主教座堂和教堂、在我们的家园和家庭,宣认我们对复活主的信仰,好使每个人强烈地感到需要更认识永恒不变的信仰,并传授给未来世代的人。
由此我们可想到圣母或耶稣在许多显现中都要求建筑教堂的原因。舍根是圣祖时代最重要的圣地之一。
后经蒙民沙当金巴从中周旋,时至7月才在城川搭起茅屋和简易教堂。当地人常说“蒙古人,认话不认人”,不会蒙古语在蒙古地区寸步难行。如会蒙语就被当上客接待,蒙古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
这天下着小雨,下午1点40分我赶到了武安天主教堂,一进堂院门口,便看到教堂门口挤满了众多的教友在参与弥撒圣祭,嘹亮的歌声响彻整个堂院。
期间和另一位老神父边振方一起,积极复修和新建多座教堂,培育神职和恢复修女院;2004年荣休后,仍把福传牧灵当做首要任务,编写要理,找圣书赠给教友。
还亲眼目睹了见证耶稣祈祷、被捕、有两千多年树龄的橄榄树,和开满鲜花的荆棘树,以及以色列独特的地貌,死海、古木兰旷野、耶稣受试探山等等,还有对国内教友来说是大家比较鲜为人知的事,如有16个国家出资建造的万国教堂
我在教堂门口的一副对联上写道:入堂虔祷赞颂天主反省净化心灵,出门做事奉公守法构建和谐社会。很多人看了都为之赞叹,我只告诉他们一句话:发挥宗教正能量。我自己每天也在不断地学习,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她就安葬在同一地点的纪念教堂。麦琪乐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来展示天主对有需要者的爱与呵护今天,她的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而且依然历久不衰。
可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在最后晚餐中亲自从耶稣手里吃喝祝福过的饼和酒的宗徒们都死了,热心恭敬圣体的大圣先贤们也死了,我们教堂中很多领过圣体的老一辈教友也死了,教会的墓地或骨灰堂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