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4月12日复活主日,上午10点一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耶稣复活节大礼弥撒。这天上午,太阳时隐时显,参礼的信友来自世界各地,人山人海,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刚来时的雄心壮志早已被这三个月来看到的残酷现实所击碎:每天来教堂祈祷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老年教友;即使主日弥撒,教堂中还有一半的座位无人光顾;青年人如同埋在地里的珍宝,很少能够见到。
临走时堂里的柳叔叔、陈阿姨、段叔叔热情地把两位老人平安送上车,并相约下个主日再见。下个主日到了,毕爷爷和梁奶奶早早来到了弥撒点参与弥撒。
在一般的主日天每个堂区根据需要安排弥撒,一般都有两台主日天的弥撒:一台是英文的,另一台是本地话的,也有根据需要而定的。当地的年轻人大都喜欢参加英文弥撒,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参加本地话的弥撒。
2025圣年复活主日,教宗方济各亲自来到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向罗马城和全世界颁赐降福,并发表复活节文告。
从另一观点看,教堂也象征基督的净配和圣神的宫殿(圣堂奉献日另一颂谢词)。圣堂的奉献礼指出教会与基督的亲密关系,以及圣神的临在;两种图像所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
理论上,我们都赞成,有言论自由,暴力反应是不对的、永远都是坏的。但等一等,我们是人,我们可能会挑衅他人。所以,自由应该伴随着谨慎。您谈到了美国之行,是否考虑前往拉丁美洲进行访问呢?
通过参加夫妇恳谈会,我感觉到了天主对我的特大恩宠,拉近了与天主的关系,积极参与教会的活动,对于主日弥撒,由逃避变为渴望参与。我们非常感恩,也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与主携手,把婚姻经营得越来越好。
有一次,村里有一对青年要领受婚配圣事,因为不是在弥撒中,所以神父让当时身在教堂的我去找会辅祭的孩子来,跑了很多家后,最终无功而反,就因为这样,神父当时就同我讲,等到小刁(李福民神父,当时是修士)他们回来
因为当我们耗尽心力,强调耶稣的天主性的时候,很奇怪地反而把他的天主性抽象化,得到的结果反与圣子降生当初的意愿逆道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