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知道那种顽固的自我中心,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大,所显露出来的是一副丑陋的必然灭亡的死相,却不知道人云亦云的盲目服从,闪躲在滔滔俗世之中而不敢说出自己知道的真实,甚至于违心地从众撒谎,这同样也是一副丧亡的死相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懂得去报恩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世上会如此之美,会发现原来在这个世上有这么多人爱你关心你,因此感恩使人生变得美丽,使人生变得充实。
我们周围的文化越来越远离它的基督信仰根源,尽管当今时代的人深感精神上的饥渴;社会多元化幅度的增长也带来与其它宗教相会的机会,对我们基督信徒来说,要敞开心扉,与其它宗教的成员一起探索为人的超性幅度见证和成圣的普世召叫
人工智能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它的直接影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却忽略了普世之爱和超验的天主。道教将其重点集中在生态自然中包罗万象、生生息息的关系上,以及人类与自然同生共运的规律中。
真谓骇俗震世,石破天惊!上帝将这盏明灯放在了桌子上,照亮世人,也照亮了未来的历史长河,自然也获得了神的奇宠异爱。那位老者最后对魏颗说:“将军将世世显荣,子孙贵为王侯。无忘吾言。”
《对外大传播》: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您认为中华文化能拿出什么样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普世价值的东西,来吸引其他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您提出过要“和气东来,和风西送”。
如汤若望做了满清顺治皇帝的玛法(爷爷)和通玄教师而得以“光宗耀祖”,清朝钦天监监正南怀仁则成了康熙皇帝的近臣,三朝宫廷画师郎世宁修士备受宫廷上下的尊重。
a.细看旧约读经,可归纳出一些核心主题:创造、出谷、教会、普世救恩、智能的洗礼、重生的洗礼。简而言之,读经环绕着「创造」及「救恩」。
目标是推动华语教会的礼仪更新;催化华语教会的礼仪本地化;提供华语教会的礼仪服务;参与华语教会的福传事工;成为华语教会和普世教会的桥梁。礼仪研究中心在圣神的眷顾下,顺利成立。
发自梵蒂冈,2012年12月8日教宗本笃十六世注释1、参阅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2、参阅「和平于世」通谕(1963.4.11)AAS55(1963)265-2663、参阅同上:AAS55(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