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天主教与近代黑龙江社会
2018-06-15

当一个国家国势强盛、其成就为世界瞩目的时候,传教就成为显示其国家实力、展示其国家成就、宣传其国家精神的手段,必然得到政府特别重视。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其中,20多篇报导了中国教会在精神和灵修方面为打工者提供说明,10多篇报导的是地方教会为打工者提供物质援助的新闻。这些新闻关注说明中国教会不但开始思考和重视打工问题,而且已经付诸行动。

何光沪:每一个灵魂都值得拯救
2014-12-02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汪精卫大骂耶稣,陈独秀却认为耶稣的道德精神可以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从五四到文革以后,弗洛伊德和尼采之类的学说流行,也助长了这样一种偏激的对宗教信仰的否定。

罗马:教宗方济各201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手足之情──和平的基础及途径
2014-01-02

保禄六世宣称,不仅是个人,连国家也是,都是必须以手足之情的精神彼此接触。如同他所说的:「人们当以彼此的亲善友谊,神圣的情意通融,彼此一起,着手工作,建立人类将来的共同繁荣」(注5)。

宽容是爱的精髓
2014-03-07

(路23:34)基督将宽容的精神因他无限的牺牲和对全人类的爱达到了顶峰,同时宣告了天主对人类的救赎与宽容。耶稣基督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人体会到宽容的真正含义,并为人类立下了宽恕仇人的芳表。

罗马:教宗方济各牧职一周年回顾:敞开大门的教会
2014-03-13

他是一个教导我们和平精神的贫穷者……我多么希望这是一个为了穷人的贫穷教会啊!  教宗方济各生活简朴,选择住在圣玛尔大之家,不乘坐豪车出行。

特稿:立陶宛——抚慰人心的十字山(Kryžių kalnas)
2014-04-17

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变成了立陶宛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反苏联势力的表征,这就是今天的十字山。现今,十字山已经不是昔日的禁地,任何人随时想来都可以。

信仰是人生困境的一把钥匙
2014-06-11

以前那些国外的传教士们抛国家弃亲人来中国传扬福音,非常不容易,而且有的就死在了中国,这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廉俊。他说:只有信仰才会让人无所畏惧地、不求回报地做到这些。

读《近代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有感
2014-06-13

正是在她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她,很敬佩她这种锲而不舍、严谨治学的精神,为她收集资料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经过数年的辛苦和努力,她终于完成了这部专著,成为填补河北省天主教史空白的新成果。

从《血,总是热的》看宗教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2014-07-01

时隔不久,宋巧珍的母亲显然变成了另一个人,病情好转了许多,人有了精神,体重也增加了,生活基本上能自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