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宗一生为信徒们行降福礼不止千万人众,临终前却独独记得叶先生,记得中国,托人把他常用的一串念珠送到了上海。念珠面前,叶先生不单是虔诚,更多是自豪。
然而,天主没有让他度奉献生活,而是给了他另外的使命——在平信徒的位置上为信仰作证。
我不太喜欢看到神父们在弥撒前一分钟来到更衣室,我们怎么能举行基督受难与复活的奥迹并将这些财富传给信徒,而自己无需深刻进入这一奥秘呢?”
在这些多重的标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信徒和他们生活经验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重要作用;真正奉献意义的重要性;重新发现内在的美并唤起人的灵性。
可见,宗教间的和平道路是可行的;为此,需要确保宗教自由,这是所有信徒的基本人权(279号)。
迪·普莱西(ArmandJeanduPlessis,cardinal-ducdeRichelieuetducdeFronsac,1585年9月9日—1642年12月4日)因其贡献在1622年被擢升为平信徒枢机
我们不会因为懂得宣讲、引用、诠释圣经而自然变得灵性高雅起来,只有那些被上主言语感化的信徒,才在生活上展现出“道化成人”的生命气质。
图片来源:本文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曾经有位神父在平信徒学习班转了篇文章,原文发表在共融社,内容有关梵二会议。马上有人呼应说:“神学太烧脑”!“烧脑?有多烧脑?还神学?!”
这份责任不应仅仅由神职人员独自承担,而是整个教会——从高层主教、教区管理者,到司铎团体的兄弟姊妹,再到广大的平信徒教友——都必须共同肩负的使命。
在玛窦对耶稣所做的叙述中,他比较倾向于非犹太人,如三贤士。这是不是意味着在玛窦的团体中可能有些外邦人呢?我敢肯定在玛窦的团体里有外邦人,尽管犹太基督徒处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