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写过一篇《加强宗教教育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天主教》第二期上,我当时认为宗教教育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平信徒。现在我倒觉得宗教教育应该首先针对我们教会的神职人员,其次才是教友。
神学与修院培育其他方面应该是整合的:神学研究的灵修幅度就是要滋养修生对天主圣言的热爱和反省;牧民幅度就是准备修生真实地宣讲和教导天主的真理,以及教会和人存在的奥迹;人格的幅度就是在修生中发展牧民工作必备的技巧,即书写神学文章
——编按一、从感动出发:他们的早逝令人痛惜不久前,当我读到《纪念英年早逝的117名神长》这篇文章,心中不禁沉重又感动。
除了翻译圣经外,热罗尼莫也写了一些评论介绍圣经的文字,一些很具争论性的文章,以及一些很有意思的书信。
正和岛社交平台有文章报道说,他说:信仰就是对超自己、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他还列出了信仰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相信。第二个是坚定不移的相信。第三点这个相信的对象就是创造者。
前几日,看过曾敏先生在天津教区《益世》双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大陆天主教会面临的严峻考验》一文,令人深思。严峻考验来自哪里?我想列举几组数据加以佐证,并结合自身思考提五点建议:一是从教友人口增长数看形势。
浏览了网上王神父忏悔的视频,又阅读了某教会报纸登载的王神父向净空法师汇报的心得报告《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笔者觉得大有问题,对刊登文章予以宣扬表示质疑。
文章末,笔者切愿再次指出,圣洗圣油(慕道圣油或候洗圣油)是为慕道者所用,即在慕道期内使用。而圣洗圣事内乃使用圣化圣油。
变化趋势值得关注:教堂建设承担方由英美开始转移到中国《环球时报》援引9月14日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的文章《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包括建堂建设》指出,中国帮非洲建教堂体现影响力。
为写此文章,笔者特地访问了这个朋友。他告诉笔者,总主教区有约150万教友,每年收到的婚姻无效申请约400件左右,约60%左右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