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十二18)这份邀请将一小份具体的责任托付给每一个人。”因此,教宗“期勉每个教区都能推动非暴力教育的课程,为当地的冲突采取调解措施,并推进一些接纳的计划,将对他人的恐惧化为相遇的机会”。
这种大型香炉,第一次在教宗塞尔久一世(687-701)的礼节本上有记载:这位教宗制造了一个大型纯金的香炉,上面装饰着柱子及圆顶。他将此大炉高悬在圣伯多禄像前,为能在大节日的弥撒中焚香祈祷。
昔日,连那些反对他的法利塞人和黑落德党人都承认说:师傅,我们知道你是真诚的,按真理教导天主的道路。(玛22:16)我们在言语上要效法我们的主,活出基督的真诚来。
之后,蕾拉把来信叠好放到神父床底下,那里已经塞满了信,之后把回信贴上邮票,交给邮差。 蕾拉不能理解神父对这些来信的热情,她追问神父为什么要保释自己,神父淡淡地说,自己只是天主行善的工具。
在一次法利塞人请耶稣吃饭的宴席上,她就带着一玉瓶香液,来站在耶稣背后,靠近他的脚哭开了,用眼泪滴湿了他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
当法利塞人带来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叫她站在中间,请耶稣表态要不要按他们的法律用石头把她砸死的时候,耶稣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便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他投石吧!
他追求正义、仁爱和一个更人性化的社会;他同情社会中的边沿人,认为“人”比宗教、制度、传统都更重要;所以他反对法利塞式的形式主义,认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
就天主性而言,圣父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和有力的靠山,而如今似乎连圣父也对他弃之不顾,(玛27:46)他所看到的是那些幸灾乐祸的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趾高气扬,还有愚昧而残酷的路人的冷嘲热讽,只顾蝇头小利而在他脚下瓜分他衣物的兵士
他还写作《交友论》,传述亚里斯多德、西塞罗、塞涅卡、奥古斯丁等哲学家关于交友之道的格言。他用汉语向中国的儒生们讲述他交朋友的哲学,阐明他交朋友的诚心。他说:“吾友非他,乃第二我也,故当视友如己焉。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去教堂购买殓布,代父特意拉着我,给我许多宽慰的话,分手时坚持塞给我一个白包。代父和董神父等15人一起参加我父亲葬礼仪式,让我充满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