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兵荒马乱,深重灾难的岁月里,身为天主儿女的这对夫妇,把家中视为掌上明珠独生子,以圣母献子于圣殿的心情,又以亚巴郎献子祭天的忠诚,将自己的独生儿子献给天主,足以明证了二老对信仰的笃诚,做为单主教家乡的神父
上午9点半,由沙河青年团体表演的歌伴舞《为基督嬴得城市》拉开了交流会的序幕,以振邦命名的沙河南高合唱团为大家献上了教会的经典曲目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把听众的心引向安静与神圣的境界。
教堂前两株高大挺拔的雪松,将圣母无染原罪堂21米高的白色尖顶烘托得巍峨壮观。据本堂司铎吴卫亚介绍,这都是教堂的常年义工贾书田师傅的“杰作”。
1500年的禧年(1499年平安夜开始),教宗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VI,1492-1503年)不单在拉特朗大殿开启圣门,也在圣伯多禄大殿、圣母大殿,及城外圣保禄大殿开启圣门。
耶稣、圣母、圣体、祈祷。这不是过分一样了吗?把三位德肋撒连在一起的脐带就是“渴望爱耶稣的渴望”!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她们三位怎样“解了耶稣的渴”吧!
●和平与爱的庆节耶稣的诞生是“和平之王”驾临人间,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被称为和平之王……他的王国永享太平……”无疑,圣子的降生是天主对人大慈大悲的表现
1818年任亚尔斯本堂神父。1859年8月4日去世,终年73岁。1905年1月9日教宗庇护十世将亚尔斯本堂神父列入真福品。1925年5月31日教宗庇护十一世将其列入圣品。
“在神父身上找到天主”最好的见证可在去亚尔斯的朝圣者身上听到:有人问,你去亚尔斯朝圣看到了什么?朝圣者回答说:“我在人身上看到了天主”。
虽然,毕加索所绘的和平鸽为联合国采用,但口衔橄榄枝的和平鸽形象源自生活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一带的诺厄(亦译“挪亚”)逃离洪水的叙事故事。那么,其古今缘起及其神学意义何在?
不仅如此,梵二以后,从1975年到1999年的20多年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又发表了三个有关“福传”的文件:1、《福音宣讲》劝谕(福)1975年;2、《救主使命》劝谕(救)1990年;3、《亚洲教会》牧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