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漫语
2003-12-17 11:43:18 来源:信德报(第202期)
圣诞节的源始
耶稣在哪一天诞生,无人确知。圣经上没有记载,教会的传承也不清楚。在宗徒时代和教会初期,并不庆祝耶稣圣诞。大约在君士坦丁时代,人们开始逐渐习惯在12月25日庆祝主的诞生,并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整个西方教会。至于为何定在此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其一是护教性的:此庆节的引进是为了对抗当时罗马皇帝订定的一个外教人的大节日———不败之太阳神诞辰,在12月25日庆祝。教会在同一日订定耶稣圣诞节,是为给教友们指出,耶稣才是真正的“不败的太阳”,照耀世界的真光。
其二,第三、四世纪的人们注意到昼夜的平分点(春分、秋分)与至点(夏至、冬至)变化的象征意义。有一意见认为若翰是在秋分(9月25日)受孕,在夏至时诞生,依路加福音记载,耶稣之受孕是在六个月之后,即春分(3月25日)而在12月25日诞生。春分时,太阳开始新的历程,而耶稣开始世界的生命,这两件事的巧合古人认为是天主上智的安排,象征“真的太阳”、“世界之光”进入了充满罪恶的世界,驱逐黑暗。
圣诞节的意义
●使人感念三项奥迹
天主子生自童贞母的奥迹:这的确是独特的,是人所料想不到、所不能言喻的奥迹;
圣言与人类所做的慷慨的交换:圣子从我们人借用了奴仆的形象,除了罪以外,成为与我们相似的一位,目的是为救赎我们,使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
人类处境的奇妙改造:在天主诞生成人时,人也在天主内诞生,耶稣来了,人类的恶劣处境得以改造,人性的原有地位得以恢复。
●正义太阳之新光出现
新光可以说是本节日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与本节日的起源有关,基督是正义的太阳,降来照耀人间。
●精神生活之春节
春天的开始也是万物更新的时期,教父与其他古代讲道者屡次把基督的降来或基督自身称为“天上的春天”、“精神的春天”、“我们喜乐的春天”、“永不消逝的春天”。圣诞节安置圣诞树的习惯,也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和平与爱的庆节
耶稣的诞生是“和平之王”驾临人间,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被称为和平之王……他的王国永享太平……”无疑,圣子的降生是天主对人大慈大悲的表现,这是爱的庆节———“上主宣布了他的救恩,将他的正义显示给万民,他记起了他的仁慈”(天明弥撒读经一答唱咏)。
●敬礼耶稣圣婴的庆节
对耶稣的敬礼与圣方济创始的圣诞马槽有密切的关系。近代在教堂和家庭中搭置马棚或山洞的习惯已极为普遍。但教会提醒我们,本节日庆祝的主要对象不是躺在马槽中的可爱的胖娃娃“小”耶稣,而是天主子降凡成人———天主慈爱的显示,教会把庆祝主诞生及显示的圣诞节视作仅次于逾越奥迹一年一度的庆祝。
圣诞节的礼仪
●前夕弥撒
“今晚你们要知道……明天早晨你们将要看见上主的荣耀。”(进堂咏)集祷经将耶稣的诞生与他末日再度来临联系在一起,使教友知道,过圣诞节不只是追念过去,也是期待未来。读经一,是天主借依撒意亚先知对充军时代的选民所做的诺言、所应许的幸福。读经二,保禄宗徒强调耶稣是先知所预言的、出自达味之家的救主。福音给我们指出耶稣的族谱,一直上溯到亚巴郎,并证明他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出自童贞女。献礼经指出耶稣的诞生是我们得救的开始。领圣体后经,使人了解庆祝耶稣圣诞的目的也是为使我们获得新生。
●三台弥撒
依照教会传统,每位司铎在圣诞节可举行三台弥撒:子夜弥撒、黎明弥撒、天明弥撒。中世纪的一些神秘主义者视此三台弥撒暗示耶稣的三次诞生:第一次,耶稣从永远诞生于圣父怀中;第二次,耶稣由童贞女诞生于白冷;第三次,耶稣借圣宠与爱,以精神的方式诞生在善人的心灵中(这只是一种热心的解释)。
子夜弥撒的主题是新生命的诞生。救主今夜透过礼仪重现于我们眼前。不仅要我们追念过去天主降生人间的事实,更要我们今世能师法基督度圣善的生活,来日分享他永恒的光荣。
随着太阳在东方升起,黎明弥撒强调光的象征意义。“光明已为义人升起,心地正直的人必将欢喜”(答唱咏)。
天明弥撒强调另一主题:神圣的交换。天主圣子降生取了我们软弱的人性,是要我们分享他不朽的荣耀———天主性。因他在今世的诞生,使我们能生于永生。
“圣言成了血肉,住在我们当中,我们看见了他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