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第二次又来到万达广场,吃上一次吃过的客家饭时,黎家小妹又惊又喜,服务周到加倍。吃完饭,步行走回酒店,吕姐看到满天的星星说:“明天要天晴了。”
(参阅玛18:16)让我们先听一下这几位弟兄姐妹的分享吧:看堂的崔先生:“芸芝可是个好教友,两年多来,我一个人守着这块地,只有芸芝隔三差五地来看看我,怕我一个人吃不好,所以她每次来都特意为我带一些吃的:
然后张玛佳修女代表修会做工作回顾;方维平神父对总结教区圣召建设;绍兴与虾峙教友分享教会发展的经验;浒山金山圣经小组与新浦堂区新浦圣经小组分享办好圣经小组的动人事迹。晚上按各类小组分组讨论。
我们庆祝的永远都是他: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借着他天主圣父完成了拯救人类的圣意。虽然如此(我们今天默观的正是奥迹的这一面),天主的泉源也透过一条杰出的管道“童贞玛利亚”畅流出来。
米金爵神父(邢台):这一个半月的学习生活,可用两句话概括:“慕义如似饥的人是有福的”(玛5:6),“看,兄弟们同居共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咏133:1)。
(玛5:23-24)用我们今天的情况来说就是当你来到圣堂参与弥撒圣祭时,如果你想起还有一个人对你有所不满,你就得出堂,先去和那人修好,建立和恢复友好关系,然后再进堂参与圣祭。
(玛十九.21)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从汉代的“施粥”到隋代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代的“安济堂”,无不闪烁着人间慈爱的光芒。
(玛5∶9)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正义持守仁爱,努力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梵二会议后,教会对社会更加关注,深愿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
教宗的弥撒讲道,首先回顾了福音中三位女人的形象——玛利亚·玛达肋纳、约安娜和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她们前往耶稣的坟墓,为将香料涂在离她们而去、已经死亡的耶稣身上。
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