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十月初举行“教会礼仪用品展览”,同期亦举行四场有关礼仪、堂区布置、圣堂设计和灵修的讲座,让约二千名参观人士者更了解如何从礼仪的美感出现,走上天主救恩之路。
不过,其中一个问题却引起我的思考,那就是:佛经中屡屡提到的天主是否就是基督徒信仰的那位至高者?天主教所信奉的天主与佛教所说的天主到底有何区别?
以信仰的立场,福传乃基于一个人的终极信仰或终生的承诺。
从宗徒时代开始,基督徒的唯一庆节就是基督的死而复活——主日及每年的逾越节。任何后加的庆节,都是指向这“独一无二”的奥迹。
【例】:主对有需要的人是来者不拒的;保禄对主的热诚(斐3);巴尔纳伯之对保禄,犹如伯乐之对千里马(宗9:27,宗11:25-26);穷寡妇的慷慨及天主的悦纳,通情达理、富人情味(谷12:41-44);梅瑟过红海时
的确,好的作为有大功劳,若因爱和忍耐而受痛苦的拖累,更具价值。爱能将最小的痛苦变为最有价值的敬礼。没有人喜欢自己受苦,但为爱而受苦,却是一种接受真理的行为,也是效法耶稣的一种善功。
每个主日当我们诵念尼西亚信经时,教会宣告我信诸圣的相通。换句话说,所有领受过洗礼的基督徒,无论生者和亡者,在基督奥体内灵性上紧紧相系,合为一体。这条信理是否有圣经上的根据或基础?
教宗自问怎会有这样的事?他的回答立即强调这种合一体现在信德、望德、爱德和圣事上,而合一的因素好似支撑唯一教会大厦的柱子。
教宗的这封信函由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枢机带给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并在宗主教于法纳尔圣乔治座堂主持的神圣礼仪结束时宣读。
圣座驻以色列大使兼驻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代表若瑟·拉扎罗托总主教就教宗的这次访问向宗教新闻社说:对所有人来说,这将是个充满希望的重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