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说边走出了屋子,她打开经本,先念了求雨经,后翻开圣经,读了路加福音11:9-10,并邀请大家一起诚恳地祈祷!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天空中先是飘过几片云彩,随后乌云滚滚,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
“信德”为杨老师买了头等舱的机票,他的两位学生兼朋友陪同他一起去。
医院的信仰生活“复明”的教友职员,在主日一起望弥撒,每周五晚做圣经分享。在医院里我们有一个小圣堂,原来神父来行圣事,也只是医院的职工们参与。
生命因着被天主所爱而来,天主就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来自与天主生活,来自与天主一起爱。我,但不再是我:这是十字架的路,这条路与自我关闭的生活相遇后,便为他打开了走向真正和持久的喜悦的道路。
这件事促使我们把她与大德肋撒和里修的小德肋撒的神修生活联系到一起。
他一生译著很多,如与利玛窦一起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 吴渔山(1632-1718),清代天主教中国籍神父,书画家,自称墨井道人。他是江苏常熟人,早年学诗画,精山水画。
最近主动来本堂区的圣堂慕道;在我们进行了一般性的探讨之后,我给了他一本天主教慕道手册徐锦尧神父的《正视人生的信仰》,让他回家去研读;一个星期后的主日早晨,在我们参与弥撒之后,我同另一位知识分子教友与他一起分享他阅读该书后的心得体会
当它与身体上的感觉及心理上的冲动倾向融会一起时,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圣经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参箴23:7)。
而且大家更多的时候是合作,比如近期就要一起组织献主节的合唱活动。大家都是做天主的事,人越多越好啊!
,我们曾用了40天的克苦补赎纪念了耶稣的苦难与圣死,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稣苦难圣死的祈祷声中送别了耶稣到阴府去会见元祖亚当,救他出离暗冥的一幕;又怀着对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信仰,在沉默苦痛中与普世教会一起度过了那黑暗的圣周五和圣周六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