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也有一部分学者把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在询问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
2020-12-23

西开教堂刚开始福传改革的时候,新老教友有思想冲突。现在堂内值班服务的都是近几年领洗的教友。启用新人,不是废掉老人;有新羊,不能饿死老羊。老教友需要念玫瑰经、望弥撒,他们的需求要得到保障和支持。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尤其是经过20世纪20年代以人间佛教为中心的佛教改革运动,皈依佛法不仅仅为个人修行解脱,而且必须对社会有所贡献,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共识。

“我对中国的印象非常正面”
2010-11-08

南方周末:越来越多的教会人士和宗教团体开始在重视灵修和祈祷之外,更积极地投身服务穷人与改革社会,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作为梵蒂冈万民福音部前部长,你能否描述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新的态势?

病痛是天主赐给我的一种大爱
2009-12-01

[page]四、过分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而忽视了天主的大能1985年,改革的春风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线生机。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在基督教中国化、教会礼仪改革及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这些教会正进行着大量改革尝试。由于篇幅关系,这些内容将留待日后探讨。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大会所讨论产生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涉及到教会自身的身份问题、礼仪改革、神职人员和修会会士的陶成纲要以及与现代世界对话等等的热门话题。

记北京永宁耶稣圣心堂主任司铎张天路神父
2017-07-10

反思我们天主教会,留下太多思考:圣教会向前发展,需冲破阻力,解放思想、接受新理念、改革创新,使堂区充满生机和活力。面对世俗的挑战,各种思想传播的腐蚀,做一个神父不易。做个好神父更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毕竟佛教界建设人间佛教的改革运动为时尚短,对于怎样入世、参与各类具体国事活动还缺乏经验。最主要的还在于佛理与战争之理之间有着内在的巨大差异,它使得佛界人士隔行评说战争,自然难以具体、全面。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4

隐修会生活,以及在西方教会分裂后其它的经验,也使改革宗的各教会团体受到启发,继而在其内也产生了类似的兄弟友爱和服务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