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每位基督信徒穿上基督的爱,为基督的光明作证教宗在弥撒中讲了一篇非常动人的道理,他勉励每位基督信徒穿上基督的爱,为基督的光明作证,也向耶稣的爱敞开我们的心,他的爱足以把黑暗化为光明。
第二篇是路9:51-62里耶稣召叫跟随我的故事。这段福音要求司铎无条件地做基督的门徒。而且不是什么靠自己的选择,相反,一个真正的司铎并不是自我给予,那完全在回应耶稣的意愿及他的召叫。
癞病人向耶稣祈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因此治愈了他(参谷1:40)。患血漏病的妇女触摸了耶稣的衣边,重返健康,因为她的信德救了她(参玛9:22)。
冬天最寒冷的日子里,清晨小莉站在教堂门外的月台上,给每一位进堂的教友招手,嘴里念念有词:你来了。路过的教友们有的给她挥手示意,有的走过去给她整整衣服,戴好帽子系好围巾。
婚配弥撒很隆重,全村教友都要进堂祝贺。选择配偶虽大多数经人介绍,但仅限于引见。男女双方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经过自由恋爱,彼此了解后方结连理。家长们也很开通,不包办。
还有更令人惊叹的宽恕:一名工人因为不满工种变化,冲动之下伤害了女老板,后来,老板做了开颅大手术,脑袋里装了钢管,也被毁容,可最后这位女老板竟原谅了这名工人,还去监狱看望他,希望他改造好,出狱后仍进她的厂子工作
因他们居住的城区距海勃湾和公乌素天主堂均有几十里远,所以除了大瞻礼进堂望弥撒外,还特地邀请本堂神父每主日前来教友门市上送弥撒。
学校进门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学生进学校都要先对着孙先生鞠躬。这个学校的房子是祖父自己出资修建的,总共有40多间,房子后面是一个操场,长60米,宽16米。当时,各个县城都有学生到这里来上学。
如果人人都能对照社会公德自查自省,对自己的失误多一些愧疚,自然就会使社会大环境多一些善根,进而使弃恶扬善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好多于事无补的现象都能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美丑善恶。
梵二大公会议愿意打开一扇窗户,使主的圣神进入世界,然而,很遗憾,在许多方面却是世界的精神进入了教会。因此,我们应该重读梵二文献,以能重新发现文献的伟大意向和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