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段奇缘有论者说:“先及幽遘,遂及明婚,较诸寻常恩情,更当十倍。幽冥密约,阳间明娶,真乃是“姻苑”的奇葩!
1547年,70岁的米开朗基罗继续教堂的设计建造工作。120年后圣殿终告完工,之后又花了20多年进行内外装饰。伯多禄大殿融合了多位大师的心血,堪称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让人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这是出于对教会接班人的渴望所作出的反应,以至于对有人不合格的圣召提出异议他都会置之不理,他顶着质疑,坚守着他的信念,他相信能把所有的人雕琢成器,即使品行不佳在别人眼里根本不适合修道的人。
借着坚振圣事,祂赐给我施慰圣神,作我的导师。基督在十字架上让人用长枪刺透祂的肋膀,打开祂的圣心,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恩宠泉源和宝库。
它并不在於向邪恶屈服……,而在於以善胜恶(参阅:罗十二17-21),因而打破不公义的锁链。」
亚巴郎立下了聆听--服从的榜样,而撒罗满却是一个努力不懈的探索者--探索隐藏在圣言里的智慧。当天主向他说:你不拘求什么,我必给你。那智慧的国王回答说:求你赐给你的仆人一颗慧心(列上3:5,9)。
他在自己的《遗嘱》中,亲笔清楚地写到:本人往生后,殡葬礼依罗光总主教模式举行,即:医生宣告死亡后,二十四小时内入殓(遗体不入冰库)、封棺,不瞻仰遗容,棺材移至双十路法蒂玛圣母天主堂楼下,不放遗像,不放祭桌
耶稣在世没有给母亲留下什么宝贵遗产,连一件外衣也被罗马兵拈阄儿拿去了,唯一给圣母留下的就是我们这些世人,所以我们应该恭敬圣母,听圣母的话。四、“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弃舍了我?”
依22:19-23;罗11:33-36;玛16:13-20主耶稣基督在祂的人生十字路口所问门徒们的两个问题,不仅能帮助我们醒悟“耶稣是谁”,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是谁”,以及认出我们“周围的人是谁”
在《约伯传》中,我们看到约伯从生命的苦难当中,经历了苦难之歌;在《圣咏》中,我们看到并听到了到处充满赞美、充满了从天主来的力量,发出的赞美之歌;在《箴言》中,处处表达了撒罗满智慧的智慧之歌;在《训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