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导论》,静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前言)在第一章的开篇处,他首先引述著名丹麦哲学家祈克果(Kierkegaard)讲过的小丑的比喻来入题。
一位名叫华尔德·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在刷过花青素的玻璃屏观察人类祼体时发现,在人体表面20mm处,竟然有一层不可思议的辉光存在。
当然,他不会把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都带回来,这是因为肉身的官能有它的缺陷和脆弱处,正像月亮从太阳接受光亮,再反射给我们,但已不是它所接受的那样明亮、那样纯洁、那样耀眼、那样强烈的光亮一样。
他知道,所有的文化都能被主耶稣召叫,祂可以自由地在世界的某处唤起比另一处更多的圣召。主耶稣从更年青的教会中派给我们圣召,祂这是想对我们说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我也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都必须问这个问题。
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
复活的耶稣,那晚三次想要拯救我——好姐妹打电话要过来找我玩,我拒绝了;主内的弟兄邀我一起去参加望复活的礼仪,我推脱了;而最后,他莫名其妙地突然全身发软,躺在床上没有一点动弹的力气
德肋撒非常爱好阅读圣经,她也爱好诵念教会礼仪所定的各种经文。值班唱集祷经的时候,常有这种思想:这些经文,神父做弥撒的时候,也都念的。如今我在耶稣圣体前,也能高声朗诵同样的经文。
第三,信德年是一个在神圣礼仪中,尤其在是感恩祭中,基督徒表达自己崭新的信心和希望,及宣认信仰的良好时机(P.F.,9)。最后,教宗说信德年也是一个加强爱德见证的好机会。
事后不久,山西长治教区的主教、神父和教友们都聚集到张宝娣家,争先恐后地帮忙举行宗教礼仪、操办后事等,教友们更是默默地陪伴、照顾、轮流守护着张宝娣。
2008年6月22日晚兰州教区为薛玲修女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弥撒,有10位神父、30位不同修会的修女、500多教友参加礼仪。2008年6月23日薛玲修女骨灰安葬在张掖市和平乡四号村教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