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鲁迅说的正面而视不要逃避,怎么去看生命,怎么去看生老病死,怎么去看成败得失,这就是信仰福传的内容。
它视对方为爱的接受者,无论对方是谁,都是传福音热忱地开始。一切都是从这种凝视开始的,这是我们从耶稣身上所学到的。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如何看待别人?
我们若这样理解和实行,斋戒便帮助我们爱天主和爱近人,正如圣多玛斯所教导的,斋戒的行动帮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视人如己。
“同体大悲”的精神,更是将慈悲心扩展到一切众生,视众生之苦为己之苦,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中共生智慧的深度与广度,与儒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思想交相辉映。
宁顺卓心地善良、慷慨大方、乐于助人,性格活泼,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一年多教龄的他,把教会当成了家,并视福传为己任,在他的言行中绽放出了信仰的光芒。
我们都必须视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义的,甚至是担负重任的;我们要为这世上带来光明、为世人祈祷,让世人重获新生命,带来福音的喜讯,治愈世人的苦痛,并使世人得救。(N.273)这是教宗的思想。
柏格理51岁时,因为在瘟疫中还坚守岗位,不离不弃,死在威宁,苗民视他为救星。曾在贵州当省委书记的胡锦涛说:‘他传播了科学知识与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
(玛16:15)门徒们是耶稣的嫡系弟子,视耶稣属于自己的人(若13:1),他们跟随耶稣多年,受过耶稣三年的培育;耶稣复活后,他们也有40天的补课(宗1:3);领受圣神后,更进入了全部真理(若14:26;
这两篇新约圣经如今还保留,而旧约圣经则改为七篇,甚至视地方情况也可以减为三篇。
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神视,它远远超越了历史的时刻,进入到神秘和未来的景象。一个婴孩,在他整体的脆弱中,是强有力的天主。一个婴孩,在他所有的匮乏和依赖中,是永恒之父。而且,他的平安将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