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基督徒,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映显基督的博爱,不参与他的救赎,不实践他所示范的慈善?很多教会精英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又怎能不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院落见证了历史站在东面的山坡上俯瞰苦修院,心里顿时浮现出这般的场景:1883年6月16日两名欧洲修士披荆斩棘来到这片偏僻贫瘠的谷地,半年以后,又有三位修士到达这里。
有很多腰缠万贯者一毛不拔,而又有家徒四壁者慷慨施与,福音中有穷寡妇捐献的故事:在圣殿的献仪箱里,她从自己的不足中投下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费用。”
想想看,我们与当年的法利塞人又有什么区别!这几年我不时地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少慕道者在天主教领了洗,几年以后甚至几个月后便跑了,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教会内感受到爱。
这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1)为圣诞节最好的准备——盼望二千年前,以色列人们怀着希望,等待一位救世主来临带给他们幸福,这个盼望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愿武器停止伤害利比亚,那里在最近几周又有手无寸铁的人丧亡,许多家庭被迫离乡背井。我呼吁有关方面选择对话,而不是欺压,同时避免再次揭开十多年的冲突和政治不稳定所造成的创伤。
(《阿中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谐与共的历史透视》,杨桂萍)时至今日,宗教对话的价值虽不同于曩时,但又有了新的意义和必要。
但又有另一种名叫鞣酸铁的墨水(Irongallink),当年是一种名贵的、矿物性的墨水,其卖点为“永久不脱色”。但是,现在我们发现缺点是会腐蚀纸张,所以会出现纸张破损、有洞的情况。
但如果不是文盲,手上又有圣经,我们是应该在整个教导的光照下常读圣经的。读、默想圣经是一个特佳的祈祷方式,因圣经是天主的话语。但私人解释圣经,一定要符合教会的教导(参伯后一20)。
第三、对乡村天主教友皈依动机作了深入细致分析,突破传统史学吃教、仗教的分析模式,依据宗教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把直隶乡村教民的皈依动机归为八种类型,每个类型既有具体生动的案例,又有综合的分析和概括,读后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