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神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未来复活的希望,即失败和蒙羞子民对重生的渴望(参:《则》卅七1-25)。
贫贱者如果出卖人格,铤而走险,做出危害别人、扰乱社会、让亲友蒙羞的事,那也是陷入堕落沦亡的生活,失去了人性的光辉,成为罪恶的制造者。
这次禧年的主题是“希望的朝圣者”,因为“望德不使人蒙羞”(罗5:5)。我们要记得人人都只是过客;没有人能够永远地活在这世上。
罪人的子女必会倾家荡产,他们的子孙常常蒙羞受辱。子女必怨恨不虔敬的父亲,因为为了他,他们才蒙羞受辱。”
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胆量,但圣经记载:我是上主;凡仰赖我的,决不会蒙羞。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人性的冷漠自私、麻木不仁而自责蒙羞?
本次禧年的名称取自《罗马书》:“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5)教宗方济各在在禧年诏书中,开门见山祈祝:“愿禧年为每个人都是重燃希望的机会”。
如果他的门徒以这种方式将他的语言联系到旧约圣经的应许,他们就会明白他的降临并不总是为了他们见证的拒绝和蒙羞,而是成为一盏永远照耀的明灯。
41-45,46-55) 保禄写信给斐理伯教会:你们就应彼此意见一致,同气相爱,同心合意,思念同样的事……(斐2:2-5)今天,我们也需要同心事主,因为制造分裂只能使教会蒙羞
你们失去了爱尔兰人民的钦佩,令你们的弟兄蒙羞受辱。”教宗说,作为司铎的人违反了神品圣事的神圣性,给受害者造成无以衡量的损伤,也给教会和人们对司铎和修会生活造成重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