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至今还住在山村里,她哪儿也不去,还每天劳动,山里的阳光和清泉,让老人感到富足,舍不得离开。在申神父的笔记本电脑首页上,他的已在天国的父亲在慈祥地注视他。
“天主,我的灵魂渴慕你,就好像小鹿渴望清泉。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咏42:1-2)。圣经中的人们以他们的心和灵去爱(申6:5)。
告诉我,何处我能找到解渴的清泉。她为整个教会树立了依靠圣神生活的榜样。她得到耶稣的启示:无论谁呼吁圣神,将找到我,他的良知将有如田野的花那般新鲜。
圣母玛利亚,曾现白衣女士身,共显现给圣女18次,并指点她凿出泉水,而这清泉有治病的神迹,曾治愈了无数人身体或灵魂上的病苦。
上海光启社的“圣爱”和“每日神粮”长治的“教友生活”都受到教友的喜爱,太原的“主日学”“六合星星”和“益友”教友们离不了;北京有“天光”内蒙有“荒漠清泉”和“公教文摘”永年有“上智”天津有“圣神之光”吉林有
因此他们朝圣的旅程,就是寻找精神食粮的过程,好似羊群一路寻找芳草和清泉一样。在他们的心目中,每一座圣堂都是一个水草丰美的牧场。
老人带我们来到水库边,望着清泉,想起耶稣在约旦河中,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渴”,为人类的救赎倾尽最后一滴血和水,想起自己领洗入教时水从额畔流下,想起干渴难捱时水的滋润。
且先慢斟一杯,但愿我领受的恩典,也如缓缓徐流的清泉(依8:6),传递出去,滋润人心。去参加避静是缘于看到修女分享的通知,对于灵修陪伴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心灵辅导早有兴趣,蒙主恩佑得以成行。
右边石鸡山侧的清泉湖水宛如明镜,左边北山庚子年致命坟和七苦山的建筑遥相呼应。复登39级台阶,展现在人眼前的是七苦山顶上的巨大广场。
使信徒在禧年的特殊时刻,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天主的慈爱与救赎的力量,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与困难时,因着对天主的爱而坚守正道,不偏离方向,让灵魂在与天主的亲密联系中得到滋养与成长,如同在干旱之地寻得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