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初访玫瑰山庄


2002-05-29 09:54:01 作者:江旭光

    在福州教区王修士的陪同下,我走访了玫瑰山庄。
    玫瑰山庄座落于距福州市区三十五公里的长乐县龙田镇,从市区经过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龙田镇。
    山庄位于小镇后的半山腰上,我们在大圣若瑟堂小憩片刻,就往山庄而去。
    踏上一条蜿蜒的石径,举目远眺,山庄已在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墙上四个硕大的浮雕大字:“天主是爱”。
    走过这条完全裸露在太阳底下的陟屺路,我们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教区的郑长诚主教这天恰好也在山庄,老人在慈云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请我这位新近入教的信友共进了午餐。
    时间已过中午,白花花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老人却不辞辛苦,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带领我们走山路、踏石阶,详细介绍了山庄的过去、现在、及至将来,为我们当义务导游。
    主教走在前面,穿着一件旧的白衬衫,一条褪了色的长裤,一双普通凉鞋,加上那厚厚的老花眼镜,给人的印象是更象一个园丁,或看门人。
    爬上高高的石阶,经过基督君王的“尔国临格”,我们三人进入了仰止园。仰止园是山庄别墅所在地。登上龟岩,这里是山庄建筑的至高点。1993年10月落成的,高三点五米的中华圣母像巍然屹立,俯视阡陌大地,万顷良田,一碧无垠,极目处海天一色,气象万千。主教告诉我们:这里距东海十五华里,距建设中的长乐国际机场三十华里。

    山脚下红墙青瓦,如浩浩荡荡的朝拜大军,成群结队,匍匐叩拜基督之母、教会之母。
    中华圣母双手合十,美丽而安详,似乎正在为普世万民默默地祈祷,愿我们都平安快乐。
    山风吹散了主教稀疏的华发,汗水顺着老人的脸颊流淌着,老人不顾我们的劝告,又带我们绕过一段清幽的林荫小径,下石阶到了钦一斋。
    钦一斋是一座占地一百八十平方米,高七米的单层建筑。一走进去,立即就被房中清远淡雅的环境所吸引。除了正面墙,其它三面墙的大窗旁都悬挂着教友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有小鸡雏奔赴母翼;有小鹿切慕溪水;有耶稣诞生……,这些都是取自《圣经》的典故,但已被完全中国化了。中央整齐地摆放着几排沙发,面向正墙。正墙上有巨幅的“最后的晚餐”浮雕,人物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达芬奇的旷世之作。浮雕上方是两天使护卫下的十字架苦像。
    打开各色灯饰,五彩的光线映照出周遭的氛围,富丽而不奢华,凝重而不失活泼,清新中又蕴含着肃穆。老人指着门边满满的两大橱图书,告诉我们,这里是举行感恩祭和灵修避静的地方,也是研习探讨教义的场所。浏览了一遍书目,发现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神学、圣经学、教理教义类的书籍,还有中国古典历史著作,全唐诗,全宋词等。在这里,我甚至看到了《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名著。这些经过郑主教相当长时间收集的个人藏品,现在成了神父信友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回到山庄别墅——一座小巧典雅的二层建筑,老人给我们让座,拿出两大本相册,这里记录着玫瑰山庄诞生、发展的历史。老人坐在我们身旁,为我们解释相片的内容,言之綦详,恐有疏漏。山庄于1993年2月动工兴建,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工程时断时续,到今天,终于建成一座占地一千零六十五平方米的建筑群体。
    窗外,热风阵阵,白鸽依然兀立,依然从喙中喷出涓涓的宠泉。
    仰止园的右侧,是一个花园,众多的花卉盆景簇拥着中央的玄义圣母亭。说起亭内的圣母像,还有一段故事。
    时间追溯到1990年,是年5月1日劳工节,当时还属于西德的玄义圣母善会的一批观光考查团到达龙田,被这里教友的热心和虔诚所打动,遂从万里之外的欧洲邮来了一尊圣母塑像,就是现在亭内的这尊玄义玫瑰圣母像。而当时,玫瑰山庄尚未动工兴建。
    山庄初步建成后,该善会又邮来一尊更大一些的圣母像,就是现存钦一斋内,形貌 丽的金寇圣母。
    花园旁是一个假山小池,池水已被烈日晒干了。主教蹒跚地走过凹凸不平的池边,打开阀门,水立刻无声地喷涌而出,淋湿了青石,滋润了草木。
    为了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山庄的概貌,老人坚持要带我们到后山去看一看。
    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没走多远,已是满头大汗。望着老人坚定执着的背影,一种崇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两旁田间绿油油的蔬菜青豆,这里就是绿树成荫,硕果满园了。对未来,老人充满了信心。
    老人带我们来到水库边,望着清泉,想起耶稣在约旦河中,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渴”,为人类的救赎倾尽最后一滴血和水,想起自己领洗入教时水从额畔流下,想起干渴难捱时水的滋润。水,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如此重要。眼前这水,也是为了保障山庄,在干旱缺雨季节,远山水库干涸无水时,还可以通过这个小水库,用上洁净的水。而方才我们经过的小发电机房,也是为了保证山庄在外线停电时,可以自行发电以供不时之需,想得可真周到。

    陟屺路的尽头,有一满水潭,上面有一座中西合璧、造型优秀的“陟屺桥”,过了桥,就到了“耶稣山园祈祷”了。寸草不生的山岩上,耶稣正屈膝跪着祈祷:“父啊,如有可能,请让这怀离开我吧!……,”前方高处,天使正端着赎罪的杯,等待着基督为我们世人的罪衍而举杯,为了父的意愿,更是为了我们得救。
    不远处的思母亭,是为纪念郑主教的先慈而修建的。
    潭边,若瑟正默默地注视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山洞中是“露德圣母”,“圣母和圣婴亭”……。
    望着陟屺桥,和长长的在太阳下泛着白光的陟屺路,想起主教说过:“陟屺”二字的意义,是源自《诗经·国风·陟岵》中:“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的诗句,登上荒山,思念母亲,表达了天涯浪子对慈母的一片赤子之情。而此情此景,正表达了世人对生身母亲的孝爱之情,更表达了对“众人之母”,“慈爱之母”——圣母玛利亚的无限情愫。
    不知何时,太阳已隐到浓密的云层中去了,凉风习习,吹散了一身的闷热与困乏。我们告别了主教,踏上了归途。回头望时,老人正倚栏身我们挥手道别。望着苍茫暮色衬出的老人瘦削孱弱的身躯,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不觉已双眼泪湿,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
    这耄耋老者,理应安歇以颐养天年,但他却为了教区千千万万教友的灵性生命,栉风沐雨,日夜操劳。
    山庄已清失在群山之中,我的眼前依然浮现着主教的身影,心中依然回响着老人娓娓的话语……
    羊群啊,为我们的牧人祈祷吧。

本文标题:初访玫瑰山庄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