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重庆教区《光和盐》发表了丁杨神父的文章“先贤大铎利玛窦,为我等祈”,丁神父认为:“400年过去了,关于利玛窦神父封圣之事在教廷至今仍无音讯,并且也未见有人站出来清楚地解释过为何利玛窦神父无缘教会圣人名录
2月1日,我收到李荣品神父的一条微信,请我们在美国这边代购一些防护服、口罩等。
拜见老神父老神父叫赵鸿声,年届九十,是苏州教区车浜天主堂的老本堂。我们一行参观完杨家桥这座花园式的江南风格的主教座堂后,沾着徐宏根神父荣晋牧职的喜气,绕道前往车浜天主堂,拜见德高望重的老神父。
如果我们瞻仰诸位圣人圣女,从圣保禄、圣奥斯定到圣方济各、圣道明,从圣方济各沙勿略和圣女大德兰到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我们都看到这股慈爱、这条光明之路都因着白冷的奥迹、因着成为婴儿的天主,而永远燃烧照耀着
圣人们常强烈地感受到这拯救人灵的热望:我们只要看看传教主保圣女小德兰、非洲大宗徒圣金邦尼主教的例子便可知道,我更有幸最近为后者举行了宣圣大典。
佛兰克尔相信,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囚在集中营的人,已做出了基本的决定,就是对环境顺从抑或反抗,而他们的决定关系到其本身的命运。
圣人的榜样:爱是生活的见证圣德兰修女是近代爱人如己的典范。她把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最贫困、最被遗弃的人。在她眼中,每一个垂死的人、每一个麻风病人、病人、每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都是基督的化身。
圣女小德兰强调:“在微小的事上用大爱去做”,正是这个真理的实践。“君王便回答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灵修意义:这是基督徒伦理的黄金标准。
田磊神父文化互融这个词来自台湾赵一舟神父,何光沪教授也写过一篇文章,对比本地化本位化本土化境遇化本色化等这些词,基本上这些词都有一些历史过程。
利玛窦卒后不久,艾儒诺神父用中文著书《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是中文最早记述利玛窦事迹的著作。1601年,苏儒旺神父出版了《天主圣教约言》,这本要理问答和护教著作,文风清新,语言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