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我们承认自己是罪人,应在修和圣事中体验天主慈悲的大能。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如果我们没穿礼服去赴宴,是会被赶出来的。私审判是人的灵魂离开肉身,独自到天主台前听候天主公义的判决,有功的受赏,有罪的受罚。
耶稣三次受魔诱:一次是物质诱惑——饮食,二次是精神诱惑——荣誉,三次是魔鬼恶计诱惑。
(若13:31)光荣是指他的逾越奥迹:从痛苦到光荣,从死亡到复活。天父不但藉子而受到光荣,并且还要光荣子。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
(创1:28)这个养,指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是既要生也要养,两者要并进而行,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也指儿女或后辈待长辈老了之后,要反哺父母或长辈的养育之恩,赡养他们。
究竟什么是基督化生活?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耶稣的教导去生活、去工作、去做人。纯正的教友生活与家庭、职务、公民的责任是相得益彰的。
在与告解神父的会晤中,教宗指出真正的告解亭是慈悲的法庭,也是透过这告解亭而获得不可或缺的良药,即天主的慈悲。
而我们能够看懂他们出于这种灵性状态,首先就说明我们是一个生活在恩宠中,并且抬头可以看到天主的人,那么我们是如何对待这些灵性上伛偻的人呢?难道是每天指责和抱怨吗?是评判和要求吗?
在圣经中与光有密切关联的语句是灯与斗:“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文告中特别指出:“耶稣会士是欧洲文明与华夏文明出色交流的典范。”据此,我认为让大家都来深入探讨“耶稣会士与文化交流”为主的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