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我行动之后,我才感到,人是需要包容和谅解的,不可能所有的人跟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因此,你找的人不可能就赞成你的做法和爱心行动!
(若3:16-18)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由肉生的属于肉,由神生的属于神,你不要惊奇,因我给你说了:你们应该由上而生。”
本日晚间弥撒,主要是为纪念主的最后晚餐,建立感恩祭,以及他出自爱心的服务榜样为门徒洗脚,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祭献天主,并把自己的体、血作为我人的饮食。
这种在人手上的互通有无、彼此接济的方式,意大利天主教称之为“信德的赠礼”(fideidonum)。安德肋•圣托罗神父就是在这种互相关怀济助的精神下,志愿前往土耳其照顾当地的教友的。
教宗说这封信是这位神父的司铎心灵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他对基督和对人的爱,以及为贫弱者所作的服务。圣托罗神父寄给教宗的信中也附了另一封他的教友写给教宗的信。
教宗于是自己扼要地介绍他的通谕说:“这不是一个使人立刻想到大公合一的主题名称,但它的大原则或背景可以说是如此,因为天主的爱和我们的爱乃是基督信徒合一的条件,也是世界和平的条件。
下面是选录第一章内容:吾愿在上准识人类之情耶,人也者乃仅树耳。树之根本在地,而从土受养,其干枝向天而竦。人之根本向乎天,而自天承肓,其干枝垂下。君子之知,知上帝者;君子之学,学上帝者。因以择诲下众也。
他的文宣广告,从人的角度来看,一定会失败。
有时神长们的讲道,就像针对我们每个人的专门指导,(虽然他们并不了解每个人的即时心境),或者这些道理正是我们随后就需要与人(特别是外教人)讨论的题目:有时心有忧虑,随手打开圣书,解决问题的文字便霍然于眼前,使人惊诧
这份关系越是生活出来,加以深化和丰富起来的话,那么人就越能实现他的真正人格。让我们以亚巴郎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