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免费开车接送教友,我们夫妻一起念玫瑰经,哪里不好呢?你为什么还要让这样的灾祸降在我们身上呢?在一连几天中,我郁郁不乐。
1920-1921年间,大名遭受严重灾荒,教会挺身而出,成立饥饿学校,收留喂养4万多名儿童达十个月之久,又为一千名孩子提供免费教育,从而打开了福传局面,短期内就有3600多人领洗进教。
我们的慕道学员虽然是第一次经历,但是他们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态度让我们这些老人刮目相看,他们虚心学习如何和参观人员打招呼,使用礼貌用语,发放堂区免费为教外朋友准备的《新约圣经》和各种福传宣传资料!
每天黄昏我们相约在一个阶梯式广场,由我免费教他们英文,在夕照下,我们围成一个圈圈,有时唱歌,有时这些印度小孩会拉着我的手写印度文给我看,然后我们在夕阳余晖中各自漫步回家。
他指出,佛寺和信众积极帮助弱势群体,提供免费餐食和奖助学金,佛教社群也开办诊所和洗肾中心,为国人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并且在监狱,戒毒所和武装部队拘留所提供辅导。
院长、副院长负责全面工作,并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教务长负责后勤和食堂工作。
除了教书、写作,他还身体力行,成立博幼基金会,为弱势群体的孩子进行免费课后辅导,被誉为为贫童服务的大学校长。他本人也被誉为台湾的良心、台湾的勇者。
我们还发放免费书籍,如《要理问答》、《圣教歌选》等;课前学习圣经、圣歌;讲课前祈祷。陪同员负责督促、帮助学员学习,主日还组织学员到教堂内观礼。由于组织严密、授课水平高、气氛活跃,深受学员欢迎。
其中,普育堂原是1865年由上海地方官府支持的旧式慈善机构,位于上海大南门外的陆家浜南岸,负责向贫死者施舍棺材、向穷人施舍衣食、免费诊病发药、埋葬死去的穷人和倒毙在路上的死者、向寡妇和孤老提供生活补助、
一位温州的姊妹在家里办了一家免费养老院,本身需要大量资金,但她还是慷慨解囊,用以帮助圣地的基督徒,这种跨越国界的大爱,使我们彼此勉励,共走成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