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块饼干
2008-05-10 09:18:01 作者:SUNPAUL7 来源:信德报(第337期)
记得大四那一年,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样进入大公司、领高月薪;如何在短期内还清家中债务、出人头地等等。很幸运,我后来进入了国内某知名集团工作,担任外籍主管的翻译兼特助。由于职务的关系,我得以参加很多高级主管聚集的决策性会议,让我这个念应用外语出身的社会新鲜人,得以比其他同辈更快学到很多关于零售采购、谈判技巧、利润分配、业绩追踪、营销企划等专业知识。那时候,我以为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工作量增多,我变得早出晚归,常常大清早天还没亮就进入地下道内搭捷运,步出公司时已是晚上,一整天都没看到阳光。因为加班,我常挨饿到晚上九点多,满脑子想的都是毛利与业绩,边吃泡面边打隔天要用的报告。我忘了打电话回家关心家人,错过了和朋友们的聚餐,割舍了我最爱的篮球和阅读,忽略了四季的更迭,更严重的是,我渐渐忘了曾有的梦想,也越来越不认识镜子里面的那一个人是谁……
于是我毅然决然递出辞呈,并在一周内订好机票和签证,一个人独自飞往印度,展开了我人生到目前为止最有意义的旅程。在这趟旅程中,我没有事先订任何饭店或做任何行程规划,甚至,我连旅游导览都没带就出门了。我体验了“流浪”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透过与当地人民的接触,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在穷苦的印度,连喝一杯干净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营营,每天清晨,我划着一艘小船,在恒河上慢慢地渡着,当时间空间都被抽离后,人就会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过去,遥想自己的未来。
当我开始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薪水、地位、财产等这些物化的东西后,我整个人豁然开朗,开始想要多接触当地人民的生活。于是我在恒河畔召集那些向观光客兜售香烟、蜡烛与纪念品的小孩,他们年纪都很小,有的才三、四岁就出来做生意。每天黄昏我们相约在一个阶梯式广场,由我免费教他们英文,在夕照下,我们围成一个圈圈,有时唱歌,有时这些印度小孩会拉着我的手写印度文给我看,然后我们在夕阳余晖中各自漫步回家。
离开印度的前夕,我买了包饼干,目的是要分给我的“学生”们。只见他们自然形成一列,一个个乖巧的排队等着领饼干,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就在这时候,我发现我的饼干发光了,却还剩下最后一个小女孩没有领到。我想起身再去买一包,却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泪,我十分心急,就想办法用简单的英文告诉她我没有忘记她,但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使得她难过地放声大哭。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将他手中的饼干掰开一半递给了小女孩,接着其他小朋友跟着重复同样的动作,一眨眼,原本泪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块饼干,一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地笑着跑开了。
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我不禁红了眼眶。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原来,分享是那样的快乐。而且最令我动容的,是这位小男孩发自内心的举动,并没有来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后天的教导,全是他发自内心的行为举止。那一晚在恒河畔,我想了很多,为何物质生活享受远超过印度人的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却不一定能像他们一样快乐?人们的所需极大满足后,是否生活就能够变得更幸福?沸沸腾腾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么?又教会了我们的孩子些什么?现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队领饼干,究竟是祸是福?他们如果不知道挨饿为何物,将来怎么懂得惜福感恩?如果我们的教育、社会的价值观乃至评断人的标准,都不断地强调名次、位阶与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够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剩下的芸芸众生如何平衡人生本来就会有的不完美?如何接受饼干发到你时刚好没了?有幸拿到饼干的人如何回过头来帮助没拿到饼干的人?
回国后,我一直记得这一幕,并与周遭亲朋好友分享这个难得的经验。希望这半块饼干能够激发更多人的爱心与善心,让这样的善行一直传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也藉由这半块饼干,激发更多人去思考更多与我们切身相关的问题,包括教育、社会价值观、团体与个人的平衡、贫富差距等。身处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私己的时代洪流,我想我们所需要的,应是跨越种族纷争、党派色彩与阶级差别的一种互助精神。
或许,目前在社会上最欠缺的,就是这半块饼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