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弗所书》中说:“看,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5:31),圣经《雅歌》中也写到“我的爱人在男子中间,如同森林里的苹果树,我寻觅他的浓阴,坐于其下,品尝他的果实,满口香甜”(2:3),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诸葛亮曾著书说“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更多的诗人将个人愤怒转化成诗意朦胧、似有非有的“愁”,表达的婉约温柔,含蓄委婉。
(罗8:14-15)耶稣称天主为“我的父”,源于祂与天父的永恒同性同体;而祂将这称呼赐予门徒,意味着通过祂的救赎,人类被纳入三位一体的生命共融,成为“天父的养子”(弗1:5)。
宗1:1-11;咏47:2-9;弗1:17-23;路24:46-53主耶稣的升天,完成了祂在世界上的使命,以新的方式继续临在于我们中间。
弗罗斯特在清教主义传统中,一种向下的、死的恐惧,因为焦虑所以多细节,在题材中自足,在极度克制的、小心翼翼地在叙述的饱和感中收回下滑的冲动,他并不信教,但因此却多了一层难言的撕裂感。
教育的拉丁字为educere,意思是引导年轻人走出自身以外,并引领他们认识现实,并走向那使人成长的圆满。这过程是由两者的自由──成人的自由及年轻人的自由──的相会所培养的。
“变水为酒”的奇迹是因着圣母的积极参与,提前拉开了耶稣传教的序幕。 2母子亲情在十字架中的体现 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及他的爱徒若望(若19:25-27)。
本年十月(传教月)即将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国际圣体大会正是个特别的好机会,让大家在基督体血台前一起重振这个传教的意识。教会聚集在祭坛前,更能明白到自己的源起和传教使命。
一位这样的祖母,德鲁希拉·亨德里克斯女士,就是如此。她曾于1847年,赶着她自己的牛群,西进到达了犹他州。
拉3:1-4;咏24:7-10;希2:14-18;路2:22-40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奉献小耶稣于圣殿,既是遵守天主通过梅瑟颁给以色列人的法律,也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