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众所周知,在追求个人自由和物质享受的今天,慷慨回应圣召,完全献身服务教会,并非易事。
空虚自己、服务他人,两种情形都需要自我空虚的态度:或死或为服务福音而操劳,为保禄是同样的机遇,以实现他更彻底的渴望,即与基督合一以光荣天主父。
爱是互相爱护,才能共荣和共融,我们为身边有需要的兄弟姐妹施与帮助,为最小的弱者献出我们的爱护和行动(为最小的兄弟),他们就是基督,为他们服务就是服务基督。那么,如何爱护别人呢?
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正处在经济起飞的时候,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钱了,但是却没有感到快乐;满神父并没有钱,每天自己下地,拔草、浇花,甘为穷人服务,却充满了平安和快乐。
主耶稣童年在纳匝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人轻视的小镇,跟着父亲学做木匠,没有读过书,长大以后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他的朋友、徒弟都是穷人,渔夫。
依撒意亚先知期待一个喜乐的默西亚:上主的神临于我身,给我傅了油,派遣我给贫穷人传播喜讯,治疗破碎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被囚的人,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
事实上,基督信徒一生的追求就是天主的更大光荣,对他人更完美的服务,以及对世界更大的益处。因此,对于荣主益人的事务,基督徒当永无止境,要不断去挖掘、探索,为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光荣天主、协助人灵和传扬福音。
我刚上任,堂区就已经建立了很多个小团体,例如:读经团体、新慕道之路团体、葡萄树团体、爱心小组、老人祈祷组,以及医院探望团体等,这些小团体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每个小团体的规章里都有相同的一句话:借着自己的爱心服务
教会开放后,在马明德神父的帮助下,在与他一起生活的那位周修女鼓励下,他勇敢地站起来,毅然决然,离开自己温暖的小家庭,回到极端缺少牧人的教会大家庭,将功赎罪,为教会服务。
目前,各地教会的慈善机构已经国际化,每个国家的教会都成立了社会服务或者慈善机构。比如明爱和社会发展服务机构。但建国以来,我们失去了这一切。八十年代,基督新教在南京成立了“爱德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