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禄说:“银子和金子,我没有,但把我所有的给你,因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
教宗特别强调科学绝不可对人横加摆布;人类胚胎绝不可被当作物质的东西随意丢弃;生物技术应用不可任由商业目标摆布。
只有找到了天主,人渴望爱的心才能满足。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就是爱。其次,爱就是生活在天主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在寻找不同的东西,然而,人内心最大的目的,却是找到“爱的天主”。
曾是英国首相,现被奉为政治家主保的殉道者圣多玛斯·摩尔曾说:人通常把别人对自己的冒犯之罪刻在岩石上,却把别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记于沙土。诚然,人记仇恨比记恩德牢得多。
然而,人却有异于草木的独特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善行美德而流芳百世,烛照千秋。
意大利《共和报》(LaRepubblica)的创始人及前任社长,自称多年对纳匝肋人耶稣的说教不感兴趣、不被吸引的欧金尼奥•斯卡尔法里(EugenioScalfari),曾于7月7日和8月7
(二)我们能做什么这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所谓“伦理学”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我们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以后,就必须提出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实践”的问题。
人生下来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几十圈就走了,我们应该对社会、对人类做些有益的事情和工作,这是天主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这样做的。猴子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动物,并且猴子有些举动很让人喜爱。
这个故事以隐喻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的思想。托尔斯泰在1886年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小说里,也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
那一年,在堂区与教友共庆逾越节教友们对耶稣的死亡及他对人类的爱,是用眼泪与痛哭声来表达。他们的信仰表达深触我心。他们给了我深入反省的机会,认识自己对耶稣爱的态度,及对爱的回应。受难始末记载:看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