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早衰症科学家为自己的葬礼写的信
2024-10-14

哭也罢,庆祝也罢,请你们为我而作。如果你想记得我,就不要在各种仪式上浪费太多时间。祈祷吧,当然,但也要举杯,为我和你们的健康干杯,要心情愉快。我一直喜欢和人在一起,这就是我希望人们记住我的方式。

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
2014-11-05

此后,除个人留学外(如王曾善自费到土耳其、海维谅自费赴印度留学),自1931年始,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始成批接受由学校资助的中国穆斯林留学生。

解读《信理部关于信德年牧灵指引》
2012-10-11

比如在教会的至一性方面,与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员会合作,进行大公合一的行动……并举行隆重的大公合一庆祝,以重新确认所有受洗者对基督的信仰。

特稿:庆贺耶稣升天,传报救恩喜讯
2013-05-12

因此,教会在礼仪中庆祝的核心是逾越奥迹;基督藉此奥迹,完成了救赎我们的工程。

司铎主保——圣维雅内神父的故事
2009-12-21

[page]一个偏僻冷清小堂的转变阿尔斯的每一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来庆祝,小教堂的钟声终日响个不停,通明的灯火与鼎沸的人声把救火车引到了村子里。不管以任何标准看,他都不是一个内行,然而他的工作却卓有成效。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5-05-29

佛教源自古印度宗教,在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经》中,将宇宙分为天、空、地三界,天界有天神,空界有空神,地界有地神,佛教基本上继承了婆罗门教的世界观,把天道划分为"三界二十八天"。

美国:一位哲学家的点金术
2006-04-26

如今,她也随从麦克林去印度、去非洲、去中亚、去中东,在世界各地奔波不已,乐此不疲。她跟各国学者联系,组织在世界各地的会议。参加系列研讨会的各国学者来到华盛顿,都由她安排、协调每个人的食宿。

高夏芳修女与她的四本《真妙》
2006-08-15

当时我住在母佑会会院,一位印度与意大利混血儿修女热情地接待了我。她很好客,对中国人情有独钟,原来她与高夏芳修女同年进入修会,两人又多年一同接受培育。

特稿:笃行仁爱 践行信仰 ——进德公益慈善行(下)
2016-12-22

进德创办之初的1997年,德肋撒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去世。她的嘉言懿行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我意识到,我们应马上行动起来,关心社会,服务弱势群体及社会边缘人士。

天主的“豪”与“贱”
2020-07-11

耶稣也希望我们效法天主的“豪”与“贱”——“成全如同天父”、“背着十字架跟随我”,好使我们也成为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的福源,让别人在我们身上看到、体验到天主的临在,如同许多人在印度的德肋撒姆姆身上看到天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