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经中的圣乐
2011-02-22

宗徒时代,皈依基督的大体还是犹太人居多,因此外在的敬礼形式也仍沿用犹太会堂的习惯,即读经、讲经、唱诗、祈祷等主要活动,初期圣餐的举行也不例外。雅5:13称: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吗?他应该祈祷。

“中国国宝的守护神”基督徒蒋复璁
2011-07-28

继车辐浜教堂建立后,光绪十四年吴子扬在硖石关厢建教堂。民国16年神父王康恤(后调杭州,改由丁懋良负责)在翁家埠建教堂。民国18年尤佩生、丁懋良捐助在长安下闸桥建教堂。

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融汇的典范——利玛窦
2009-11-27

1595年,他离开韶州迁往南京,并从那里继续上至首都,后因日本人侵略朝鲜被迫迁往南昌。1595年,利玛窦在南昌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录》。

【敬礼圣母】瓜达卢佩圣母:美洲的希望(3)
2025-05-09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参加此次活动的五十多位主教中,很多美的主教是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各地。教廷似乎很想强调一点,即:在众多挚爱瓜达卢佩圣母的国家和人民中,也必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刘国鹏:天主教与国家整合
2012-05-29

[31]另一方面,由于礼贤神父翻译的《三民主义》法文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此,南京国民政府特意印刷5000册,并要求再将其转译为英文,以便在国际社会增加影响力。

地缘政治之外:在难民(移民)中的天主教
2016-11-22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4日圣周四前往波尔托新堡(CastelnuovodiPorto)难民接待中心主持主的晚餐弥撒,为12名难民行濯足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林金水先生根据英译本利玛窦《中国札记》,礼贤编著的《利玛窦全集》的注释,以及艾儒略、黄伯禄、裴化行等人的中文著作或译著编写了利玛窦交游表,最早发表在1985年的《中外关系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第一辑中

张西平: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2012-02-14

北游集》中记载,顺治信佛教后晚上只能一人睡觉,当他将此情况告诉和尚后,禅师说:皇上夙世为僧,尽习气不忘耳。顺治说:朕想前身的确是僧……。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四
2011-12-27

如果非要说圣体龛放到哪个位置合适的话,那么首先圣堂的仪和功用是一个原则。另外,我觉得对圣体龛的尊敬也是一个原则,我们最好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原则。

与青年朋友谈告解圣事
2006-01-04

在本文的开始所描述的那个板寺山的忏悔的烛光之夜,也是由两位神父一组一组地相互之间办告解开始的,天主圣神藉此推动使那些青年人皈依。耶稣宣讲天国的第一句话,就是叫人忏悔,“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