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的第一页上,我们就读到:“天主看了他所创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1:31)。作为物质和精神现实的创造者,天主把一切都托付给人类管理。使用和享受天主的恩赐是世上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些情况之下,我们觉得需要一股比我们更大的力量支持我们:我们需要天主的帮助,需要祂的恩宠,祂的眷顾,还有来自祂的圣神所赐予的力量。
他虽然不能奉献祭品或进入至圣所,但仍可吃“至圣”与“圣”的供物(21:22),表明他仍属天主的圣职人员,只是在职务上有部分限制。问12:为什么天主如此严谨地要求司祭身体无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提醒我们天主创造的秩序与律动之美;它的皎洁光辉,象征着天主的真理之光,能驱散我们生命中的黑暗与迷茫。因此,中秋的望月,可以转化为一首对天主的伟大与奇妙的无声赞歌。
奉献是耶稣的本质,他也一再要求我们:祭献我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罗12:1),我们做得怎么样呢?
教宗之所以要称这一特殊禧年为慈悲圣年,在笔者看来,源于他对天主本性、福音真理和教会使命的切身感受与体会,而这既是他多年来在基层生活和工作的结果,也是身为教宗的他渴望实现的目标。
有时候,天主的恩宠,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就会到来。在过去的一年中,因着圣母绿圣衣,我深刻地体验到这一点。
因着天主的恩宠,我们的教会获得了社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支持,参与社会活动与政治活动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这对教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然而,这也让教会必须面对世俗事务更多的、新的挑战。
因为圣乐是最美的祈祷方式之一,是艺术和信仰的融合,在信仰中成为了天主启示的美好工具,传达诠释天主的话语,并表达信友对天主的感谢、赞美、祈求的意愿和情感。
听听这位爱的使徒,如何谈基督徒应有的喜悦:“天主认为我们都很有价值,否则他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圣子,替人类受那么大的苦。天父希望我们常常心中平安、怀有信心、常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