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比较全面真实地写出了一位修道人的成长历程,重点是神学院毕业后到晋铎前后,作者十几年的生活体验和心路历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没有死抠信条,套用神学名词,泛泛而论。
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是一名神学院毕业的大修士,两年后我就会成为一名神父,像沙勿略神父那样四处奔波,寻找耶稣的小羊。
简而言之,在东帝汶我看到了教会的青春活力:家庭、孩子、年轻人,还有许多神学院学生和修会生活的望会生们。我想毫不夸张地说,我在那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新加坡。
迁到鱼化寨的神学院,拥有自己的设备齐全的运动场地,拥有一个大图书馆及教学大楼、餐厅,可以容纳大约200位修士。
刚祝圣为神父,范导江主教请他在主日天讲道,因为神学及圣经等道理书籍缺乏,加之,他只读了小修院,只好虔诚祈祷,求圣神指引,结果讲的道理比神学院毕业的讲得好,深得老主教的赞扬与教友们的爱戴!”
当他在1920年被宣福时,他的圣髑和遗物已从中国的贵阳送到法国传教士儿童协会,因为他在神学院接受天主教教育和研究是由法国天主教儿童资助的。这座小教堂经过翻修,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圣地。
之后在神学院参与弥撒时,读经一让我震惊——格林多后书第4章:“我们是在瓦器中存有这宝贝,为彰显那卓著的力量是属于天主,并非出于我们。
有同学向我推荐了芝加哥的天主教联合神学院的IRF课程(InstituteofReligiousFormation),都说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学习与培育相关的课程,还能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
教宗2015年3月21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非常明确地表明:腐败必将腐化一切,一个腐败的社会腐化,一个允许自己腐败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已经腐化了。
除了神学院自身的建设之外,教会大学实际上也参与了现代世俗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