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耶稣的强硬是因为他不接受把圣殿看成商场,圣殿应像家一样;他不接受与天主远离而商业化,而该是亲近和满怀信赖;他不接受卖家的桌子代替家庭的餐桌、价格代替拥抱、钞票代替爱抚。为什么耶稣不接受这个呢?
常批评别人者,自己也是心眼模糊,苦水满怀!主耶稣邀请我们先反躬自问,清理自己的灵魂和言行,再去帮助有困难的兄弟姐妹们。
思想到这一切,在不舍得他离开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天上多了一位圣人而欣喜;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让杨老师的嘉言懿行成为自己的楷模,努力向他学习,并能像他一样在任何处境中,一心追随耶稣基督,满怀喜乐与希望地传扬福音并享受自己内心的自由
问题64:喜乐有什么价值?它有用吗?为正义与和平工作的价值和益处是很明显的,但是福音也要求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喜乐,这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追求喜乐究竟能给我们和他人带来什么呢?
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恰如我们常说的与主同在,我们既然是在天主面前与主对谈,又怎能不满怀钦崇、诚敬、仰慕、孝爱的浓情呢?怎能不用屈膝跪拜以及感激与悔改的泪水向天主祈祷呢?再次是谦。
教宗表示,以他的经验来说,喜乐与和平并不是分开的,都是天主的恩典。教宗解释说:“喜乐不是一个闹哄哄的情绪,不意味著要发出噪音。
第十一章:喜乐,平安,希望问题63:在遭遇不幸、非正义和暴力时还有可能喜乐吗?保禄宗徒写道:“在主内常常喜乐”(斐4:4)。但是在遭遇不幸时还喜乐,是不是有点出格?
教宗于是引述了《圣经》中多次提及的「莫大喜乐的时刻」。举例而言,圣保禄宗徒在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祈愿道:「愿赐望德的天主,因著你们的信心,使你们充满各种喜乐和平安。」
与耶稣一起,喜乐就会生生不息“(1号)。不时会有悲伤的时候,但是平安却是常在。与耶稣同在就有喜乐与平安。喜乐,圣神的果实,通常是与人的其它喜悦一样,是种满足与充实的感觉,让人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笔者满怀钦佩地对他的妻子说:我为你祈祷!这么多年来你也真的很不容易,做得非常棒。这是我应尽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