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宗教实践论的提倡者保罗·尼特(PaulKnitter)把古希腊以来的实践哲学的真理观引入了宗教对话领域,他强调指出:所谓的真理是用来改变世界的,而人们总是通过实践来认识真理的,宗教真理也是如此
耶稣圣心给法国修女玛加利达、意国修女伯尼格纳、法国修女若瑟法、波兰修女傅天娜;圣母在露德,在法蒂玛,在南斯拉夫的显现等等,所宣示的中心是什么?
如,当内蒙古乌兰察布教区姚顺主教(安多尼)获悉翁德光神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消息时,深感震惊,也感到非常难过,这些天一直为翁神父献祭祈祷。
没想到一听到这个消息,翁神父立即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并订了机票当天就从纽约用3个小时飞到了明尼阿波利斯的圣保罗国际机场(St.Paulairport,Minneapolis),又用一个半小时从机场驾车到圣若翰大学
在这里,基督的训示有了新的回应:「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信理部全体大会结束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接见以下署名的部长时,批准本文件并谕令发表。
真福比尔·乔治·弗拉萨迪(1901-1925),在他短暂的生命中经历了许多考验,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深深伤害他的情感生活。
圣若望·尤迪提醒我们:所有基督徒都被召与耶稣建立亲密的共融。我们身为司铎的,有特别的优势和责任使自己同基督的共融达到最高级。圣人写道:“我要你把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看作你真正的头,你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汉译第12页)这就是325-381年《尼西亚-君士坦丁信经》(简称《尼西亚信经》)所持定的教会论教义原则,并被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教会传统创建者马丁﹒路德(《大小教义学问答》)、菲利普﹒梅兰希顿(《奥格斯堡信纲
这位身为本尼狄克会修士的学者把耶稣会描绘成站在中世纪和现代之间的修道团体。耶稣会士对中世纪修道精神既有继承也有改变和发展。
他们执着地追求生命意义的热情,使他们透过万物的伟大和美丽,看到了在这背后支持并掌管一切的大能之主(参智13:1—9),因此他们世世代代都在欢呼惊叹:因上主的一句话,诸天造成;因上主的一口气,万象发生(咏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