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发扬济世利人精神,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实际上,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了,心中产生了一种落差,很痛苦,这种考验,让我再一次回到修道初衷。我常对教友和修士们说:当我们看了、听了、闻了,不要立时就表达。
医生作为一个无私的仆人,必须忍受令人不快的任务并提供必要的、通常是痛苦的治疗的经典观念对早期的基督徒从业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基督徒不会忘记,基督才是最终的医生。
大家同心合意,服从堂区,配合神父,形成了合力,产生了共振,在天主恩宠的助佑下,我们的运动至今都比较顺利。
人的内心深处本来就有神的慧根,而求知欲的推波助澜,对神就产生了信靠意向,寻求神的指点,而且祈祷时,“什么也不要挂虑,只在一切事上,以恳求和祈祷,怀着感谢之心,向天主呈上你们的请求”(斐4:6),就决不会失望
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在信仰内的兄弟姐妹,所有人都在同一的教会大家庭里;在三十年里圣座努力为此而奋斗,以推动两个团体互相和好,并恢复及振作基督徒和公教徒自己的身份,通过一个共同的途径更充分地实现所意味的——是基督的教会在今日的中国
“你来看看”这4个大字使行人在很远就能看到,它真诚地对所有的人发出了天主爱的邀请,消除了他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怀着好奇的心理,大批教外朋友走进了教堂。我们一周7天每天都是全天敞开大门对外开放。
于是领导层改变初衷,计划转让给一位董姓人士(教外人),经营成一间社会上的养老院。
没有疫情的时候,西开教堂主日有五台弥撒(6:00;7:30;10:00;15:00;19:00),每台弥撒都坐满,很多时候甬道上都是人。问:最后,您对后辈的年轻神父们有什么建言吗?
在教为教中基础,在国为国家干城,显示了回族人民爱教爱族与爱国相一致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