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默西亚、天主子耶稣降生成人,来到在他们中间时,他们却没有认出他,也没有欢迎他,最后,他们竟然抛弃了祂,通过罗马人的手,将祂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默西亚”和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处境常在一起,祂没有离开我们,更没有抛弃我们,祂在我们的苦难和死亡中,同我们一起祈祷,陪伴我们走出黑暗,迈向新生命(玛28:20)。
近期的一篇报道将这个已十分严重却不被大多数人重视的现实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今天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经济最为发达的西欧和北欧,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或新教的大量教堂因乏人问津而正在被关闭和出售,教堂正在成为基督信仰留给欧洲的文化遗产,而其所承载的信仰本身,正在被欧洲人抛弃
90年代初,中国农村抛弃女婴之风盛行,耶稣圣心会先后收养弃婴298名,大部分弃婴被领养后,又继续抚养留下的20多名残婴,成为南六冢若瑟孤儿院的前身。
在实行计划生育后,一家只生一个孩子,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许多人家生下女孩,就暗暗地抛弃掉,这种事,只要母亲知道,就尽全力劝阻,并给寻找收养的人家,她救了许多这样的孩子。
然而,恰恰这时,才更应满怀信心地向从未抛弃过其子民的天主上智开放,天主用圣神的力量领导其子民走向永恒的救恩计划。善牧还邀请那些接受福传不久的教会团体也要慷慨地献身向外邦人传教的事业。
利玛窦当时的福传方式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实际上在中国行得通的只有本地化,否则很难让中国人接受天主教信仰,毕竟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已根深蒂固,让他们抛弃老祖宗的东西,是不太可能的。
有多么苦痛,耶稣独自一人,被他自己人——被祂朋友,甚至是祂门徒——出卖、交出、拒绝,被宗教和民间的领袖们谴责,被人们弃绝,耶稣甚至感到被天主抛弃(参46节)。
根本:是要选择神贫抛弃享受才能抗拒人欲的引力。核心:是战胜自我,牺牲自己才能为大众作赎价。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教会的神圣和达到道德巅峰的目标。(2)神圣在于超凡,在于我们依靠圣神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人性本能。
即使有苦难,即使门徒们都抛弃祂而逃跑了,即使有死亡,主耶稣依然选择做祂自己。祂不愿意做别人。所以,无论是面对司祭长和经师们,还是面对比拉多,祂都坚持自己是“默西亚,天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