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使人从心底里体验到天主的慈爱接纳、宽恕和包容,从心里起了变化,获得勇气和力量,去追求与人及万物的和好,且以天主的仁慈和宽恕为标准,甚至七十个七次(玛18:21-35)。
我们应该从神长身上做起,我们应该按照圣保禄宗徒的教导去检查自己,请看保禄所言:“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
但他说,那么多东正教弟兄姐妹,非常好的信仰,非常朴实的人,都没有地方恭敬天主,我们一直讲包容、讲合一、讲对话,难道教堂就不能和弟兄分享吗?相比教堂这件事,他的另一个举动引起的争议更大。
这个世间需要很多不同的宗教,就像读书选科系一样,选择自己想要的就好,要让更多人知道人和人之间要和谐,要相互尊重包容。
晚年德兰的心脏功能日见衰竭,华姿评论说:“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 华姿在最后几页中说:爱是最高超的,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德的灵魂,其他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来。
我们每天的一个善行、一个善意、一个微笑、一个宽恕的包容等等,就是在传扬主爱,就是在实践福音的爱德,就是在圣化人的灵魂,就是将主耶稣基督带个人。将主耶稣基督带个人,就是最大的爱德服务。
再从东向西看:中国的思想比想象更包容收藏于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当代画家李根之作《对话——徐光启与利玛窦的文化盟约》,再现400年前这对友人的亲密交往:摆放着地球仪和各式书籍的木桌两旁,身着儒服的利玛窦与官员着装的徐光启展开对话
把患者当亲人,多包容、多体贴、多谈心,找出病根,问题也许就可以解决了。有一年,我得知一个张姓的人在团体生活中不服管教,经常发出怪叫声,别人一说,她就割腕跳楼之类的。
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信仰,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儒家、佛家、道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它能包容一切,所以没有必要非要统一一个文化上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被中国本土化了,即如今所谓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他说:在慕道期间,我认识了天主、了解了教会,使我的人生终于有了正确的方向,生活有了奋斗的目标,看到天主对钉死他的人的宽恕,对出卖他的犹达斯的宽恕,以及天主对基督徒宽恕的教导,给予了我包容、接纳和宽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