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就觉得乡下好舒服,空气新鲜,风景好,又没有交通拥挤,现在这种好感更加强烈了,当时的年轻神父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他一方面招呼我坐下,一方面仍在应付许多事情,我感觉到这个小村落的每个人都是他要照顾的
1700年在墓穴上建立的小圣堂,因时局多变,屡建屡毁。现在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堂”是于1986年在原址按照原来格式规模重建的。从此又成为广州、香港、澳门,甚至内地广大教友的朝圣地。
我为这个小生命的消失而感悲哀。他还没有接触世界就要被迫接受死亡!我庆幸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可以享受阳光和快乐,也可以品尝辛酸与痛苦……可是我有什么资格生活于此世呢?他却为什么不能呢?
屋子很狭小,织布机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余下的是不到三尺宽的土炕和一个小灶台,炕上有什么,视线模糊,不用着意看,必是一卷褴褛的被褥和一堆旧衣服。无疑老人靠织布为生,她的最高向往是在积攒天国的财宝呢。
家庭犹如一个小教会,父母应该以言以行做他们子女信仰的启蒙导师,用心培养他们每人的前途,尤其是修道的圣召。
1144年,为防伊斯兰人的破坏,遗体又被移至地中海的Chios小岛上。
李春平讲,他很想家,有“小”家,也有“大”家。这些年间,李春平为国内慈善事项共捐款3000万元现金,平均每年250万元。
教宗先和几位主教神长举行共祭弥撒,然后来到布满鲜花和绿林的小广场,在蓝天白云下会见向他欢呼的群众。
举行圣洗圣事时,父亲或代父从象征复活的基督的巴斯卦大蜡烛上点燃了自己手中的小蜡烛,于是主持圣事者向受洗者的家属说:‘你们要小心照顾基督所光照的这个小孩子,务使他始终生活得像个光明之子’。
他也提到当天上午祝圣的旧厄廷圣母朝圣地的朝拜圣体小堂。他说,过去存放国家和历史上的珍宝的地方,现在成了教会恭放真正珍宝的地方,是圣体中的主永远临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