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信仰的基本奥迹,我在《天主是爱》通谕中进行了反思。天主在整个创世和人类历史中都渗透了这爱。最初,人是作为爱的行动的成果,从造物主的手中诞生的。但是,罪恶使人身上的神性标志黯然失色。
前些天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牧师的粉丝的文章,不禁想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可见捕星追名(明星与名人)的风气已经泛滥成灾了。如果换在今天,耶稣的门徒也可能会有很多粉丝的。
曾经发表多篇学术性论文,关于福传,传教学及多元文化为专题。一九八零年,他出版了一册名为『毛利人与澳洲天主教教会』的书。
关于这点,大家都知道圣座外交的本质乃在促进宗教自由。不幸的是,某些国家,没有保障宗教自由权利。对此,我尤其愿意重申世界人权宣言清清楚楚所确立的原则。
由于早期的辅仁经历了由辅仁社向辅仁大学的转变,因此关于辅仁大学正式成立的历史,人们看法不一,有的以1925年辅仁社开始招收预科班为起点,也有人认为辅仁大学的正式成立是在1927年。
关于遵守斋期的问题,基于认识圣教会规定守斋目的是让我们“获得控制本能的力量和心灵的自由”。(《天主教教理》第20条);因此必然要带来需要克服的“不便”。
(路17:10)关于神职人员的身份,我们还可以从两个著名的圣经人物身上得到一些启示,即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翰洗者。
因为教会是“天主在地球上的家”在这个家里不允许“贫困存在”;但是同时天主赐予我们的爱(Caritas-Agape)超越了教会的界限,就像在耶稣的关于“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表现出的“爱的广博”一样。
关于地上的事实是“你们为什么站在地上?”。教宗说:“我们站在地上,因为天主把我们安置在这里,作为他所创造的万物中的极致。天主赐给人作为他的子女的尊严,使人永远不死。
关于这一信仰的基本奥迹,我在《天主是爱》通谕中进行了反思。天主在整个创世和人类历史中都渗透了这爱。最初,人是作为爱的行动的成果,从造物主的手中诞生的。但是,罪恶使人身上的神性标志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