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了你》,良十四世——信德不可与爱穷人分割
2025-10-10 09:22:23
教宗良十四世的首部宗座劝谕《我爱了你》于10月9日公诸于世,主题为服务穷人;这是一项由先教宗方济各开始的工作。教宗严斥杀人的经济、不公现象、针对女性的暴力、营养不良与教育危机。他响应方济各对移民的呼吁,并敦促信友发出“谴责之声”,因为“不公的结构必须以善的力量摧毁”。
教宗关怀穷人
教宗良十四世于10月4日亚西西圣方济各庆日签署的首部宗座劝谕《我爱了你》于9日公诸于世,全篇121号,强调并推进近一百五十年来教会对穷人的训导。《我爱了你》(Dilexi te)宗座劝谕,延续了历任教宗的传统:若望二十三世的《慈母与导师》(Mater et Magistra)、保禄六世的《民族发展》(Populorum progressio)、若望保禄二世巩固了教会对穷人的“优先选择”、本笃十六世颁布了《在真理中实践爱德》(Caritas in Veritate),方济各教宗则 把“关怀穷人”和“与穷人同行”作为宗座牧职基石之一。教宗良在劝谕中指出,基督之爱在对穷人的爱中成了血肉,具体表现为照顾病人、对抗各样奴役、捍卫受暴力侵害的女性、维护受教育权、陪伴移民、施舍救济和追求公义上。
一项由方济各开启、良十四世推进的工作
方济各教宗在去世前已着手撰写这篇宗座劝谕。正如2013年的《信德之光》(Lumen Fidei)由继任者完成一样,这一次亦由继任者完成了这项工作。该劝谕延续了阿根廷教宗关于耶稣圣心的最后一部通谕《祂爱了我们》(Dilexit Nos)。良十四世指出,因为“天主之爱”与“对穷人之爱”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藉着穷人“天主仍要对我们说话”。“在穷人受伤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无辜者的痛苦”(9号)。
贫穷的“面孔”
教宗在劝谕中分析了贫穷的“面孔”,提出众多省思与行动线索。贫穷包括“没有物质生活来源者”的贫穷、“被社会边缘化者”的贫穷;还有“伦理”、“灵性”和“文化”上的贫穷(9号)。此外,还有许多“更微妙、更危险”的新型贫穷(10号),这些贫穷与经济规则相伴而生,这些规则增加了财富,却未能促进公平。
“不公平是社会弊病的根源。”(94号)
“杀人的经济”与“丢弃文化”
从这个角度看,教宗良十四世对联合国将消除贫困列为千年目标之一表示“欢迎”。然而,这条道路依然漫长,尤其在当今这个“杀戮性经济独裁”(92号)盛行、抛弃文化持续蔓延的时代,这种文化“漠然容忍数百万民众饿死或在有损尊严的条件下生存”(11号)。
“事实上,人权并非人人平等。”(94号)
教宗呼吁进行一次“思想的转化”,使每一个人的尊严能“立刻被尊重,而非等待明天”。
接纳移民
劝谕着重探讨了移民议题,处理移民议题,开篇便提及叙利亚幼童艾兰·库尔迪的照片,这张在沙滩上被发现的叙利亚男孩照片曾震惊全球。不幸的是,“类似事件正日益沦为边缘新闻”(11号)。同时,教宗也回顾了教会为移民所做的善工。
教会如同一位母亲,与行路的人同行。当世人视其为威胁时,她却视其为子女;当世人筑起高墙时,她却架起桥梁……。她深知,每个被拒之门外的移民,都是基督本人在叩响团体的大门。(75号)
在移民问题上,良十四世采纳了方济各教宗的“四个动词”——“接纳、保护、发展、融入”;他也沿用了把穷人称为“福音导师”的表达。
“服事穷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相遇。”(79号)
意识形态、误导性政策与冷漠
伯多禄继承人指出,那些因“被排斥、虐待与暴力”而受苦的女性是“加倍的穷人”(12号)。他深入剖析了贫困的根源:“穷人并非偶然出现,亦非盲目而苦涩的命运所致。对其中大多数人而言,贫困更非自愿选择。然而仍有人敢如此宣称,显露其盲目与残酷”(14号)。他指出,有时基督徒自身也会被“世俗意识形态或政治经济倾向所感染,导致不公正的概括和误导性结论”。有人认为“只有政府该照顾他们,或干脆将他们置于困苦之中,倒不如教他们工作”(114号)。这种观念的体现就是,行爱德行为很少见,而且常常被鄙视(115号)。教宗呼吁:“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可放弃行爱德”。
“我们需要通过行爱德来触摸穷人的痛苦。”(119号)
良十四世又进一步指出,在某些基督徒团体中,对最弱小者的关怀与投入“几乎完全缺席”(112号)。他勉励道,“我们的信德与穷人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纽带”(36号)。若忽视这一点,信仰便有陷入“灵性世俗化”的危险(113号)。
圣人、真福与修会的见证
与这种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圣人、真福与传教士的广阔天地。教宗举出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德肋撒修女、圣奥斯定,以及众多其他圣贤的事迹。圣奥斯定曾言:“声称爱天主却对穷苦人无动于衷者,实为虚伪。”(45号)随后,他回顾了修会团体为病患、孤儿、寡妇和乞丐提供收容,以及解救奴隶受害者的工作。
这些修会的传统并未终止;相反地,它启发了面对现代奴役的新型行动:人口贩卖、强迫劳动、性剥削以及各种成瘾。基督徒的爱德,一旦化为具体行动,就具有解放的力量。(61号)
发出警醒与控诉的“声音”
教宗在劝谕中强调,穷人的教育是“义务”,而非恩惠。教宗提及由“屡遭猜疑甚至迫害”的领袖所带领的人民运动(80号);呼吁全体天主子民要“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出警醒与控诉的声音、即使冒着显得愚蠢的风险也要挺身而出”。
“不公正的结构必须被识别并以善的力量摧毁。”(97号)
最后,良十四世勉励说:“我们所有人都要让穷人来给我们传福音。”(102号)他们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教会本身的核心”(111号)。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