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15)这位妇人是伯达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一位爱主的姊妹,耶稣受难时,她勇敢地站在十字架旁;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还黑的时候,第一个来到耶稣的坟墓,看望耶稣,她看到的却是空的坟墓
经常去看望这位老太太的伯铎修女和尼莫修女伤心地说道:虽然非亲非故的,但是老人走了,心里真是很难过啊。
在圣地很少能看到中国大陆的朝圣者,管理墓地的一位神父特意送给我一盘念珠和用革责玛尼橄榄枝做的十字架。现在我将十字架一直带在身边,以便使不能到圣地的人也能进行一次朝圣之旅。
在他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戏剧般的皈依之前,他曾是罗马帝国的帮凶,他要为许多初期的基督徒被杀害负责;还有圣奥思定,他曾长期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后来他把自己的思想、身心和灵魂都献给了天主,他的皈依部分得益于圣保禄的书信,还有他的母亲圣莫尼加为他所做的长期的祈祷
革责玛尼山园美好的时光总是太快,神圣的时刻恐怕也是。
编者按: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执法不当,致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死亡一事引发的抗议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多地,并在不少地方引发骚乱。
这后殿的马赛克是卡瓦利尼(PietroCavallini)的作品,这些镶嵌画在火灾时被严重破坏。而新圣殿内五世纪的镶嵌画都是旧圣殿在发生火灾后留下的。
(注三一)凡容许自己被这爱所攫取的人,情不自禁地会放下一切追随祂(参谷一16-20;二14;十21-28)。
凡临摹各家,不过窃取其用笔,非如规矩形似也。近世每临一家,止摹仿其笔画;至于用意入神,全不领会。要知得形似者有尽,而领神味者无穷。”
这点连教外人士也承认,他们把我们坚信的信理(dogma)译为教条,说凡死板硬套,不容灵活变通的主张,就是教条主义,从他们这个贬义解释,也可看出信理是不容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