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审判中的赏与罚信经最后一条当信的道理是我期待来世的生命。其结果所面对的就是天主在审判中的赏与罚。生命是短暂的,人终归要面对死亡。谁也无法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首先人面对的是私审判。
读书到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志愿修道,父亲反对,要我考高中,而自己决心非常大,一心向往,这样就在和父亲的争执与对修道的向往中,精力偏离了学业,最后高中没考上,修院也没去成(当时不满18岁也不能入修院),就连复读初三的入学考试都没成功
我最后必须上的一门课是社会学。教社会学的这位老师绝对具备那些我曾经祈望能从每个人身上看到的品质。那个学期,她给我们最后的毕业设计叫做“微笑”。她叫班上的人到外面,对三个人微笑并记下他们的反应。
最后,我们到堂里朝拜了圣体,并在被上海教区神父称为“小罗马”小堂前合影留念。路上,疲惫的时候,我们就以祈祷、默想和聊天彼此鼓励。路的确很长,若是没有天主的导引和彼此的鼓励我们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画作的意思十分明显:基督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陪伴着我们,特别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在我们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本主日我们庆祝耶稣升天节。
常言道,江心补漏虽迟晚,放下屠刀仍有望!之所以让死人拉匝禄前去,就是要家人相信天堂地狱的冥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希望亲人在还没有见到棺材前就改弦易辙,莫等无路可逃时再找路就后悔莫及了!
你来看看我们说教会是基督徒所组成的团体,天主的爱给了我们莫大的幸福。
白天是紧张的学习,晚上安排不同的活动;有家庭祈祷礼、团体修和礼、朝拜圣体礼及成果展示。每一天有不同的活动,带动学员们在不同的祈祷方式与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天主。
教宗在讲话之前,微笑地聆听了团体发起人基科·阿圭略(KikoArgüello)关於传教家庭的介绍。
教宗呼吁所有人,包括个人、家庭、地方团体、各国及国际社会进行‘生态皈依’,用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就是‘改弦易辙’,承担起‘照料共同家园&rs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