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790年当若翰·卡罗(JohnCarrol)被罗马教宗庇约六世提升为美国第一位主教后,其状况才有了显著的改善。
有机会就爱讲道理、听神工,给教外人送上精神食粮;若请他出终傅,老人家更是刻不容缓,有时骑着他的电动自行车就去了,我们看到了都很不落忍,他却笑着说:我这车比汽车快,不堵车!
若敞开胸怀,我们也能瞻仰那自高处升起,照耀前景的婴孩-太阳的奇事。笼罩世界之黑暗的起源在时光的夜晚中消失。
李君武主教于1950年7月,将大佛寺若瑟修女会所办的黎明医院转让给耶稣圣心会管理,并重新命名为海星医院。1954年9月,因北京教区重新整顿调整,修女们全部撤离北京,并将海星医院无条件地交给了政府部门。
当然,若祭台前没有圣体柜,我们则以深鞠躬表示对祭台的恭敬,也是完全合乎礼仪的做法。
圣母、耶稣、若瑟多次显现。有人曾亲眼看见耶稣若瑟躺在云彩上面,看见圣母临在山顶。当年一位牧童看见圣母,圣母让他告诉当地神父,要在山上她指定的位置建一座教堂。神父经过多次考证,才让教友备料。
维亚奈深爱着他的助手——莱孟,如同他爱着天主给他送来的每个十字架,他对村民及村长说:若是你们给他制造麻烦,我会和他一起离开亚尔斯,我对他感恩不尽,他帮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若没有他
也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8月5日纪念一位100年前在中国济宁岱庄因伤寒去世、并埋葬于当地的意大利传教士圣福若瑟时说:“圣福若瑟不单想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魂,他甚至想在天堂继续当中国人。
正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那样,在祈祷中,“真正的主角是天主”。只有我们允许天主临在于我们的祈祷之中,我们的祈祷才会成为纯正且富有生命力的祈祷。
我们无法找到更恰当的解释,只能按若望宗徒说的“天主是爱,爱就是天主”来理解了。爱的天主,自然爱他所造的一切。阳光雨露并不因为谁是善人谁是恶人而区别对待,大地出产也不因为好人或恶人而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