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卷书应是约史雅国王(前639-608)在装修圣殿时发现的那卷(参考列下22,8-13),促成约史雅进行宗教改革(参考列下23,1-27)。其作者以垂直线强调天主的唯一性和以水平线界定人与人的关系。]
愿您在天上为我们转祷天主的助佑,愿您在劳苦之后,享受天主内永远的安息……妹妹刘海花致追悼词:哥,你的离开使家人非常难过,我想在梦中一样清醒之后你真的走了,你那慈祥的
看那拥堵的队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当我匍匐在地,口亲圣地时,想着在寒冷的冬夜,躺卧在马槽里,挂着泪痕的小耶稣,谦卑地来到人间,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让我热泪盈眶。
那一刻,他的生命之爱瞬间定格于永恒——那死后依然保持着救人姿势的弯曲的两臂在夕阳的余辉中,成了人间最美的剪影。
因为当时我横渡太平洋时,居然有一种跨越时间,回到1965年前的教会的知觉,特别因为那时侯,上海几位神父教友们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个主题:“教会外无救恩。”他们问:“现在真不说这话了吗?”
在苏神父6年间陪伴的时光里,修女们获益良多,德学斐然,他那敬主爱人、牺牲奉献、咬定青山坚守贞洁的执着而无往的精神对修女们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意义非凡。
正如我的前任本笃十六世所说,那教导「合乎实际,因为它考量到世界上有太多暴力、太多不正义,因此除非有更多的爱及更多的善,无法克服这情况。这种『更多』来自天主」[iii]。
单从文字表面看来,本主日弥撒所提供的三篇读经并没有清楚点出圣三节的庆典主题——天主的三位一体,但三篇读经却帮助我们经验那由圣三奥秘所表达的爱,让我们一起透过今天的读经来认识我们信仰中的天主。
那修士没有多说,就带着只夠买一个土豆都嫌不足的三分钱,迳直向市场走去。走着走着他半路上遇见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要带修士去见一位身患重病的富翁,这位富翁为求天主保护病体早安,就捐了一大笔钱给教会。
不同于其他许多人,为许多事情情忙碌不已,牧羊人反成为了首批证人看见那最要紧的:救赎的恩赐。谦卑和贫穷使他们迎接了天主子降生成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