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包括无烟祭扫,即不烧纸钱,不摆放焚烧祭品,不放烟花爆竹,选择以鲜花代替祭扫和追思亲人。这种文明祭扫的确需要大力推进。事实上,早在300多年前,这种文明祭扫就已经开始了!
那一年老王最忙了,教友迁坟大都请老王发动一些教友到墓地念追思已亡经文。老王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有求必应,有请必到。有时一天三四家,他就干脆整个上午呆在墓地。看主家忙不过来,他就帮忙干活。
教友家有亡者,愿意摆安所,郑神父就要为新亡者举行追思己亡弥撒。
(4)追思祈祷:温州的传统习俗是,在教友去世后,教会全程参与亡者后世安排。为亡者做追思祈祷,唱歌和讲道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亡者家属感受到教会一家人的温暖。
前文达陡和伯铎两位神长及吴建林神父在其追思道理中都曾忆及这些。上海教区赵奉献神父曾深情回忆到:1998年12月晋铎半年后,我便被调到了徐家汇主教府。
第二天是追思已亡(AllSoulsDay),申神父开车带我去波士顿总主教座堂,他要在那里举行弥撒。总主教座堂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了,冬天的红叶和黄叶把这古老的建筑掩映得如莫奈的油画。
我死了不用装棺材,随身衣裳挺干净,是李桂香修女前天给洗过的,裹上被子埋了就好了,最好埋在神父修女脚底下,追思已亡瞻礼好让上坟的教友看我一眼,顺便为我念经。
为纪念阿梅尔神父,明日将会举行若干追思仪式。
寒风送走了秋叶,树叶一片片地飘落,好像到处都是凄凉的情景,更使我们怀念已亡的亲人,我们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教友……11月2日为追思已亡瞻礼,特写此文以示纪念。
作者的父亲(前排右一)带着家人在其祖父的坟墓前追思祈祷正如我们幼时父亲与我们所说过的,生命就像盛夏在凉棚中的短暂纳凉,光阴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