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神父的传教点子很多,在殡葬仪式上传教,利用教会大瞻礼进行文艺汇演,吸引教外人参加,也达到了传教的效果。教友的言行代表教会的形象。
在敬老院摆了安所,依教会礼节殡葬,享年94岁。教会的爱意与福传员的善举,深深拨动了同院一位孤寡老人的心弦。他叫陈二小,张花村人,双目失明,心地善良,时年77岁。
在殡葬仪式上传教:在农村,谁家办丧事,村里帮忙的多,特别是出殡那天,看热闹的人山人海。这也是传所福音的大好时机。教友家有亡者,愿意摆安所,郑神父就要为新亡者举行追思己亡弥撒。
每逢结婚典礼,殡葬亡者的时候总会有众人聚会的场合,神父祝圣婚姻,送别亡者时组织教友向大家传递信仰的信息。我们堂区每年进行学习和福传工作总结表彰活动。
有一特色是“信仰答疑”课,慕道者通过七八个月的学习,再加上生活经验,不免会遇到疑惑甚至是冲突,例如:关于殡葬长辈的问题,子女信仰选择的问题等,此时就是答疑解惑的最佳时机,让他们在领洗之前无任何障碍,无忧无虑地接受圣事
当年10月下旬,在杨牧殡葬前后,修女们完成并发来了杨主教创作歌曲的目录。原来杨牧喜欢音乐,精通乐理,拥有不凡的音乐才华,一直非常重视教会歌曲及礼仪咏唱。
他的葬礼很特别,家乡及附近堂区的教友,估计上万人参与他的葬礼,几乎所有来宾都自发身穿白色孝服,白茫茫一片,为这位老人送行,家乡人用对待自己爸爸妈妈的殡葬礼仪,来对待这位去世的牧人,这是我从没有见过的场面
殡葬弥撒于上午11时在宗徒之后小堂举行,由爱德华·菲利普斯神父(Fr.EdwardPhillips)主礼,何志高神父(Fr.ScottHarris)讲道。
经省有关宗教团体同意,外国人可以邀请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道场、法会、洗礼、婚礼、葬礼等宗教仪式。
突然想起前几天在太原总堂参与婚礼弥撒时新人的宣誓词:“是的,我,玛利亚,郑重向你承诺,无论是富贵是贫穷,是顺利是挫折,是健康是疾病,是成功是失败,都不能将我们彼此分开”。